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英国炮。这种火炮也是近代中国购买和仿制最多的,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部分阿姆斯特朗炮至今仍保存在中国。
一、阿姆斯特朗的由来和优点
阿姆斯特朗枪起源于英国,最初是后装步枪,后发展为前装步枪。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阿姆斯特朗了解到远征军的火炮在火炮控制上有很大困难,于是设计了3磅重的后装膛线炮(后来增加到5磅)。这种设计在范围和准确性上都是成功的,并于1858年被英国政府采纳。
阿姆斯特朗·卡农于1859年开始在英国军队服役。当它首次推出时,它的炮膛外面长84英寸,里面深73.375英寸。皇家海军正式采用的型号是阿姆斯特朗炮,72英寸,膛深61.375英寸,也就是直接截掉了12英寸的原版。这种阿姆斯特朗炮被广泛装备在英国陆军和皇家海军中。
阿姆斯特朗枪是世界上最早的后装步枪。它有一些滑膛炮和前膛炮不具备的优点:从后方装弹更容易、更快,有完美的炮门;炮膛内壁刻有螺旋形膛线,发射时可使炮弹高速旋转,使该炮比滑膛炮精度更高,射程更远。
步枪线又称“幸运线”,是枪膛内有凹凸的线。早期的膛线是直线的,后来经过优化改成了螺旋的。阿姆斯特朗炮中的螺旋膛线可以有效减小炮弹与膛孔的距离,减少驱动力的损失,能量转换效率比以前的炮提高了近一倍。
▲阿姆斯特朗炮的结构图
但是带后膛的阿姆斯特朗枪也有它的缺陷。首先,由于使用了螺旋膛线,弹丸速度降低,穿甲能力下降,这让经常需要破坏敌舰装甲的皇家海军很难接受。其次,这种新技术对火炮的耐久性和炮手训练的标准要求更高,增加了阿姆斯特朗炮的使用成本。因此,1865年至1880年,英国大规模使用更便宜的前膛炮,直到1880年后才开始较少关注后膛阿姆斯特朗炮。
1863年,英国政府购买了6门阿姆斯特朗炮,装备给驻新西兰的英军。11月7日,这些阿姆斯特朗炮从墨尔本出发,四天后抵达奥克兰。它们被用于新西兰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塔拉纳基战役以及之后的毛利战争。
次年,英国政府又购买了6门阿姆斯特朗炮,装备给骑兵。其中一个现在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另一个在森伯里战争纪念馆,剩下的四个存放在达涅利昆的皇家文学学会。
▲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的1882年易胜英将军枪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阿姆斯特朗炮的使用
阿姆斯特朗炮在中国的“首次亮相”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三次大沽口战役中。1860年8月1日下午3时30分,200艘英法船只在大沽口以北数里的北塘抛锚,在南岸登陆。与大沽口不同,北塘的防备极其松懈。盟军士兵涉水上岸,先头部队连一枪没放就在塘口拿下了清军的两个炮兵连。午夜时分,他们悄悄地向上游驶去了八艘船,然后攻占了北塘镇。
连日大雨将英法联军困在北塘镇,而南边的大沽要塞驻扎着至少15000名清军,其中有6000名蒙古骑兵。阿姆斯特朗枪的巨大威力很快就会在与这支包括蒙古骑兵在内的清军的战斗中得到证明。
英军这次使用的阿姆斯特朗炮有以下特点:一是膛线设计,膛线数量为36条,间隔3毫米,深度0.7毫米,宽度3.5毫米;二是在后膛装弹药;第三,复合层的制造方法独特;第四是独特的枪身塞设计,内含防火门和用于装填和锁紧药室的螺旋尾栓。其配套弹药为5.5公斤锥形弹,药量0.9公斤。壳空芯采用特殊的铸造方法制成,外覆铅。炮弹爆炸时,会被分割成42个相同的部分,四散开来,对敌人造成大范围的伤害,极为惊人。
▲阿姆斯特朗炮弹的横截面图
到8月11日傍晚,大雨终于停了。第二天早上,英法联军驶向大沽口。十二日上午十一点左右,盟军已经在大沽要塞集结完毕,辎重出现在眼前,后面跟着大批蒙古骑兵。英法联军的阿姆斯特朗炮瞄准骑兵开始炮击,立刻对蒙古骑兵造成了大面积的伤害。但蒙古骑兵不畏死亡向前冲,包围了联军第二分队。锡克教和英国骑兵冲进蒙古骑兵中,却发现另一支埋伏已久的蒙古骑兵突然冲了出来,将盟军骑兵团团围住。此时联军只能通过阿姆斯特朗炮和步兵火枪压制火力,最终击退了伏击。
▲大沽口北侧受损炮台工事
塘沽炮台战役中,“英军12门阿姆斯特朗炮向约914米外的塘沽炮台开火。”清军奋起反击,英军继续前进。在距离清堡411米的地方,我们成功出击,火炮的精度既惊人又令人恐惧。炮弹准确命中设定目标,清军火炮被击中后在耳边爆炸,硝烟四起。”(麦琪:《我们是如何进入北京的——1860年中国战役记述》)可见其准确性是极其惊人的。8月14日,盟军攻占塘沽。一位英军指挥官的副手后来说:“阿姆斯特朗的枪太棒了。\”
1860年9月21日,北京通州八里桥战役中,阿姆斯特朗炮也表现出近乎恐怖的性能:“阿姆斯特朗炮轰清军,每发射一发能劈成42片的锥形炮弹,就要取清军42条命。英国的两个锡克教骑兵团展开了可怕的杀戮。”(乔治·克鲁勒:进军北京)
阿姆斯特朗炮的性能几乎与滑膛炮不同。其有效射程超过2000米,最高射程超过3500米,而滑膛炮的平均射程只有914米。大沽口战争期间,英军使用的“12磅阿姆斯特朗炮”重406.4公斤,内径7.6厘米,长213厘米,射程2300米。在石缝炮台的战斗中,英军以2000米的射程有效地回击了清军的火炮,清军的火炮立即停止了。(格兰特个人日记选,英国)阿姆斯特朗炮,射程远,对清军形成了强大的火力压制,最终导致清军迅速溃败。
一位英文翻译曾这样描述:“死去的中国人躺在枪炮旁边,有些人已经被撕得面目全非。这座堡垒并没有为这些鞑靼枪手提供多少保护。令人惊讶的是,面对我们阿姆斯特朗大炮倾泻的毁灭性炮火,他们能坚持这么久。然而,我观察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幸的生物的腿被绑在枪上。”可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阿姆斯特朗枪真的以其杀伤力、准确性和射程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第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阿姆斯特朗炮的演变
虽然阿姆斯特朗枪在战场上有很强的杀伤力,但由于多次膛线、涂铅子弹和后置设计的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高昂的价格和高要求,英国政府在1864年宣布停止制造,开始使用前膛枪。直到1880年,威廉·G·阿姆斯特朗(William G Armstrong)才再次改进了阿姆斯特朗枪,可以用枪栓枪栓快速装弹。因此,1880年后,英军再次在部队中装备后膛阿姆斯特朗炮。
看到阿姆斯特朗枪的威力,清政府也热衷于购买英国阿姆斯特朗枪并仿制。江南局最初生产120mm口径阿姆斯特朗炮,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开始加大口径,并以生产大口径阿姆斯特朗炮为主。例如,1890年生产了1门300毫米、7门230毫米、1门200毫米和4门150毫米阿姆斯特朗炮。
▲上海历史博物馆里的阿姆斯特朗枪。
1890年前后,清政府开始转用克虏伯炮的军火,采购量大增。江南局在1890年后开始大规模仿制克虏伯枪,口径立即缩小。从1871年到1902年,中国“从德国购买了8971门各型火炮,布置在除香港、澳门以外的海防、河防炮台和军舰上。这些炮钢精细,采用‘炮管紧’技术,射程从几公里到19000米左右,在不冷却炮管的情况下射速1-2发/分钟,最大弹壳可重达350公斤左右。显然,克虏伯炮此时比阿姆斯特朗炮略胜一筹。此后清军的制式火炮主要是克虏伯炮。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原大纲编辑,乐筱雨执笔。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或微信官方账号不得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以锁定我们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lbqyjs长按左边的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