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近期周末的欢迎仪式。如果你想给自己塑造一个年轻、在线、时尚的形象,可以通过参加梗嘉年华来达到目的。
–
每周四,社交媒体上都有很多离奇的故事。我从来不提同事的朋友。我开始在群聊里讲,女同事其实都是童养媳,只是吃喝玩乐的朋友,写的都是被家暴的朋友的朋友的故事…让人感到担心:后来怎么样了?
但是,如果你耐心看到结尾,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局:“V我50(微信到50元)吃肯德基疯狂星期四,后续明天告诉你。”
原来,这些离奇的故事都是网友为了玩“疯狂星期四”而编造的。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下,这种梗早已与肯德基无关,而是成为了一种狂欢式的流行文化。
玩梗玩到“疯”:网络语言狂欢
研究人员认为,有梗的狂欢节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国有化。周四,“疯狂周四”的梗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即使这一天不看微信群新闻,不刷朋友圈,刷个博客还是会被这个梗搞得措手不及:原本一本正经的科普博主发了一篇关于冷科普知识的博文,没想到结局却是“V我50”;喜欢开脑洞的站长多更新了一章,结果各层铺垫都是为了萌…
这些创作会被很多人转发或者截图发到其他平台;看到的人会再次转发截图,让一个梗快速复制、流动、传播,这就表现出了梗狂欢节的第二个特点,病毒式传播。
大家之所以把重点放在周四,是因为对其他日期的优惠活动热情不大,还有一个仪式性的作用。毕竟过了周四就是最后一个工作日了,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近期周末的欢迎仪式。
主动跟踪者:好玩又减压。
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玩梗,甚至变成了“嘉年华”?
梗本身好玩,这确实是重要原因之一。看到离奇的故事结局竟然是一个“广告”,大家都觉得无语,但同时也不免好笑。这是因为预期的违规。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这种违背预期、不和谐的状态可以使人从持续的理性活动中暂时放松下来,从而产生一种放松、滑稽的效果。这一招也是相声和脱口秀的常用技巧。
玩梗的人也可以管理自己的网络形象。“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狗。”在网络上,我们的形象完全是由自己的行为塑造的,我们有意识地呈现自己的某一方面,以给别人留下一定的印象。这就是印象管理。我们一直认为玩梗是年轻人做的事。如果我们想给自己塑造一个年轻化、线上化、时尚化的形象,可以通过参加梗嘉年华来达到目的。
通过印象管理,跟踪者创造了一个身份;很多相同身份的人看到对方,会形成一个有共同喜好的“内群”。出于对自己和内部群体的认同感,跟踪者会进一步创造来强化自己的跟踪者身份。自我认同和耍花招相互促进,不断让老梗变新花样。
但是,搞笑段子那么多,为什么大部分梗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被抛弃了,“V I 50”永远不过时?可能是因为跟钱有关吧。“赚钱”在年轻人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压力和问题。当人们发出“V I 50”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想要钱,而是表达了对赚钱难的现实压力的温柔反抗。
被迫看梗的人:厌烦甚至厌恶。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梗。既然有喜欢玩梗的“内群”,自然也有对梗没感觉的“外群”。例如,有人在一个离奇的故事下评论说:“我很想帮助故事中的人,但结果却是一个笑话…太浪费感情了。”也有人表示不解:“这梗有这么好玩吗?有多势不可挡?我已经厌倦了!”这就是过度玩梗导致的情感撕裂。
对于玩梗的人来说,玩梗的影响不仅仅是正面的。如果太喜欢和梗玩,总是用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情感意识和准确表达。正如网上的笑话所说,古人看到美丽的风景可以说“夕阳与孤独的齐飞,秋水共长”,看到美丽的女人可以说“如果她只是转过头来微笑,就有一百个咒语,六宫的粉和漆都化为乌有”,但我看到这些只能说“awsl”。
总之,参加梗嘉年华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塑造形象,找到共鸣,抵御压力,但为了避免其负面影响,无论什么梗,适度才是最好玩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