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 肥皂盒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接受任务书

注塑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零件设计师提出,其内容如下:

仔细签署后,应标记正式零件的图纸,并注明塑料的品牌和透明度。

塑料零件的规范或技术要求。

产量。

塑料零件的样品。

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技术员根据成型塑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师根据成型塑件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进行模具设计。

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数据

收集和整理有关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和特殊加工的信息,以便在设计模具时使用。

消化塑料零件的图纸,了解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零件的工艺性和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件在外观形状、颜色透明度和可用性方面有什么要求,塑料件的几何结构、倾斜度和嵌件是否合理,熔接痕和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是否有喷漆、电镀、涂胶和钻孔等后处理。选择塑料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并查看估计的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零件的成型公差,以及是否可以成型所需的塑料零件。此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塑料的塑化和成型工艺参数。

消化工艺数据,分析工艺规范中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实施。

成型材料应满足塑料零件的强度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和热稳定性。根据塑料零件的用途,模塑材料应满足染色和金属化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相反的反射性能、粘合性或可焊性的要求。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接压片法、浇铸加压法或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类型来成型,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和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在规格方面应了解以下内容:注射能力、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和尺寸、喷嘴孔直径和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环尺寸、模具最大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详见相关参数。

有必要估计模具的总体尺寸,并判断模具是否可以在所选的注塑机上安装和使用。

特定结构方案

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模(开式、半闭式、闭式)、流延模、注塑模等。

(二)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类型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要的成型设备和理想的型腔数量,以使模具本身的工作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满足塑料零件的技术和生产经济要求。对塑料件的工艺要求是保证塑料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性的要求是使塑件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影响模具结构和单个系统: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塑料模具设计 肥皂盒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空腔布局。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度、模具成本等。空腔的数量和排列被确定。

注塑模具,塑件精度为3和3a,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为4-6个;塑料件精度一般(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量可为16-20个;塑料件重量为12-16g,型腔数量为8-12个;对于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零件,型腔数量为4-8个。对于无定形塑料零件,建议的模腔数量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塑料零件的重量持续增加时,多腔模具很少使用。对于7-9级精度的塑料零件,与4-5级精度的塑料零件相比,最大空腔数增加到50%。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应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和成型操作、塑件的表面质量等。

确定浇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和排气系统(排气方法、排气槽位置和尺寸)。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顶出),确定侧凹处理方式和抽芯方式。

确定冷却和加热方法、加热和冷却槽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加热元件的安装位置。

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的厚度和外形尺寸、整体结构以及所有连接、定位和导向零件的位置。

确定主要成型件和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这些问题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自然也就解决了。这时,我们应该开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做准备。

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国家制图标准制图,但也要求结合国家未规定的工厂标准和工厂习惯制图方法。

在绘制模具装配图之前,应绘制工艺图,工艺图应满足零件图和工艺数据的要求。下一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纸上标注“工序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毛刺修复外没有其他机械加工,则工艺图与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最好标明零件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拉伸比等。在流程图下。通常,该过程绘制在模具装配图上。

绘制装配结构图

尝试以1: 1的比例绘制装配图,从型腔开始,同时绘制主视图和其他视图。

模具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模具成型零件结构

浇注系统和排气系统的结构。

分型面和分型方法。

外形结构和所有连接器、定位和导向部件。

标记模腔高度尺寸(不要求,要求时)和模具的整体尺寸。

辅助工具(用于拾取和脱模的工具、校准工具等。).

按顺序编制所有零件的序列号,并填写附表。

标记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模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某些模具系统的性能要求。比如顶出系统和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模具装配工艺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结合面的结合间隙不应大于0.05毫米模具上下表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装配确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模具的使用、组装和拆卸方法。

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储存等要求。

试模和检验要求。

2.绘制所有零件图

从模具装配图中绘制零件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形零件,再结构零件。

图形要求:必须按比例绘制,允许放大或缩小。合理的视图选择,正确的投影和适当的布局。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于理解和装配,图形应尽可能与总装配图一致并清晰。

尺寸应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是:先标注主要零件尺寸和拔模斜度,再标注匹配尺寸,然后标注所有尺寸。在非主要零件的图纸上,首先标注匹配尺寸,然后标注所有尺寸。

表面粗糙度。在图纸右上角标注最广泛使用的粗糙度,如“其余3.2”。其他粗糙度符号标记在零件的每个表面上。

其他内容,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等级、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应正确填写。

3.校对、审核和绘图。

自校的内容是: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料零件图的关系

模具和模具零件的材料、硬度、尺寸精度和结构是否符合塑料零件图纸的要求。

就塑料零件而言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纹、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件在使用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是否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是否选择正确。

就成型设备而言

注射量、注射压力和锁模力是否足够,模具的安装、塑件的南芯和脱模是否存在问题,注射机的喷嘴是否与套筒正确接触。

模具结构

分型面的位置和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是否会出现飞边,开模后塑件能否留在带顶出装置的模具一侧。

脱模方式是否正确,延长杆和推管的尺寸、位置和数量是否合适,推板是否会被型芯卡住,成型件是否会被划伤。

模具温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和数量;冷却介质流线的位置、尺寸和数量是否合适。

如何处理塑件的侧凹,去除侧凹的机构是否合适,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和推杆是否相互干涉。

浇注和排气系统的位置和尺寸是否合适。

设计图

装配图上每个模具零件的放置部位是否合适,是否明确表达和省略。

零件图纸上的零件编号和名称、生产数量、零件是内部制造的还是采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的匹配加工精度、模制塑料零件的高精度尺寸处的校正加工和余量以及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表面光洁度是否有标记和清晰描述。

模塑件的主要零件、工作尺寸和装配尺寸。尺寸数字应该是正确的,不要让制造商转换它们。

检查所有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制图方法是否符合国家制图标准,是否有尺寸缺失。

检查处理性能

(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尺寸标记是否有利于加工)

重新计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原则上根据设计师自校项目进行专业校对;但是,我们应该关注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和操作安全性。

画的时候要先消化图,按照国标画,把所有的尺寸和技术要求都填上。追溯后自行更正和签名。

按照惯例,设计人员要对草图进行校对和签名,然后由工具制造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查,会签并检查制造工艺性,然后才能将其发送给sun。

4.写制造过程卡

工具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应编制制造工艺卡,做好加工制造准备工作。

在模具零件的制造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组装完成后,检验员会根据模具检验单对其进行检验,主要是检查模具零件的性能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对模具的制造质量进行诽谤。

5.模具测试和模具修复

虽然在选择成型材料和成型设备时,模具设计是在预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的,但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有必要在模具加工完成后进行模具试制试验,以了解成型零件的质量如何。总是发现的比较晚,修模消除错误。

塑料件的不良现象有很多种,原因也很复杂,包括模具原因和工艺条件,而两者往往只能兼而有之。在修理模具之前,应根据塑件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塑件缺陷的原因,然后提出补救方法。由于成型条件容易改变,一般的做法是先改变成型条件,当改变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再考虑修模。

我们应该更加小心地修理模具,不要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原因是模具条件一旦改变,就无法改造和恢复。

6.整理数据以便归档

测试后,如果模具暂时不使用,则应彻底清除模具上的残留物、灰尘、油渍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并保存在贮存场所。

从模具的设计到模具的成功加工和检验,在此期间产生的技术资料,如任务书、零件图、技术规范、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基础图、模具设计规范、检验记录、模具试修记录等。,按规定系统整理、装订、编号归档。这样做看起来很麻烦,但对将来修复模具和设计新模具非常有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