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这个不起眼的设备,成为冰箱众多零部件中最后一个国产产品。肇庆盛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肇庆盛辉)总经理李辉钻研了16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肇庆盛辉已经突破了“卡脖子”问题,实现了每年5000万台风机的出货量。目前,其生产能力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一。肇庆盛辉已成为风力发电机子行业的领导者,最近被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创新“小巨人”。
肇庆盛辉生产车间。王雨馨摄
李辉的“心理阴影”
盛辉肇庆公司的总经理李辉是湖南人。平日里他经常告诉员工的是“吃得苦、受得欺负、受得烦”。
2000年,这个湖南小伙19岁从湖南工学院毕业后,到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风华高科轮岗。那些年,李辉穿梭于风华高科在珠三角采购的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之间。也正是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李辉清楚地看到了国内风扇行业的瓶颈和不足。
当时,奉化高新厂一台价值500多万的意外控制器出现故障。由于设备刚刚过了保修期,制造商表示需要将控制器拆下并送回比利时维修10个月。除了高昂的维护成本外,10个月的停机时间将直接导致企业订单的延迟。风华高新组织技术人员自行检查维修,最终发现控制器内的风扇坏了。
当时,李辉负责购买粉丝。经过多轮测试,他购买了20台风扇,这些风扇可以安装和更换。这个问题似乎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但随后出现了一个让李辉困惑的问题。“测试很好,为什么它一旦安装在控制器中就不转动了?”原装进口风扇具有特定的波形并与控制器匹配,而原装风扇制造商不向外界出售。无奈之下,设备只能送回比利时维修。
这一事件发生一年后,风华高科整个信息系统全面宕机。问题的原因也是设备服务器的风扇坏了。
李辉清楚地记得那些扇子是德国制造的。当时,李辉知道,至少在风力涡轮机领域,中国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
参观了德国风扇厂后,李辉的想法再次得到了证实。他说,“我们国家还需要10年才能赶上德国工厂的先进自动化、智能化和机械化。”。
这位湖南男子睡觉时总是感到不愿意,所以他和妻子商量后独自前往。李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6年,肇庆盛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6年来,肇庆盛辉一直专注于一件事——“做扇子”。
以创新的勇气解决“卡脖子”问题
一个硬币大小的风扇被安装在VR眼镜中,以承担散热功能。这种微型直流风扇的最高转速可达每分钟15,000转,解决了高速、低噪声和低功耗的问题,可靠性高。它是肇庆盛辉引以为傲的新产品,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行业领先产品。
目前,李辉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三个分支机构,并与多所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在产品设计、产品性能和产品可靠性方面不断创新和提高。
浸水试验箱正在测试风扇的浸水性能。王雨馨摄
在肇庆盛辉的实验室里,风洞、浸水试验箱、阻燃试验机、冷热冲击试验机、微电脑粉尘试验机等30多台性能试验机正在反复测试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每天都有大量数据从这里流出。
除2-3毫米微型DC风扇外,肇庆盛辉生产的其他型号风扇安装在汽车座椅、手机和其他通信设备、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中,并用于5G通信、船舶、飞机等场景。
“我们公司已经创新了三到四年。我们每次创新都会遭到反对,但我已经决定坚持下去。最后事实证明我的方向是对的。”肇庆盛辉总经理李辉说。
3-4年的创新是指肇庆盛辉刀刃向内的自我创新之路。2013年,肇庆盛辉的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但李辉决定投资数百万元进行生产线的自主技术研发。“当时,整个公司都认为我疯了。”李辉说。
2015年,肇庆盛辉成功申请“散热风扇自动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及制造方法”国家专利,先进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也应运而生。“我们去参加上海工业博览会时,它是当时唯一展出的柔性生产线,也引起了国家科技部门的关注。”李辉自豪地说,进博会后,许多企业来到盛辉肇庆参观这条先进生产线。两年后,之前在R&D的投资在生产线的推动下成功收回了成本,并使肇庆盛辉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
2019年,肇庆盛辉开始追求高效运营和精益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和车间空,李辉决定拆除数百万台尚未达到折旧期的设备。“旧设备拆除后,产能可提高50%空30%空,并留有参观通道。”李辉说:“在整个工厂里,你找不到超过5平方米的空土地,每平方米都能产生效益。”
2021年,在肇庆市高要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肇庆盛辉购买了30亩新土地用于第三轮创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将建设一座数字化、智能化的灯塔工厂式厂房,物理产能扩大4倍,生产能力扩大6倍。我们将重新分配生产要素,实现异地人员可以掌握公司运营、操作生产和交付货物。”他还表示,将把核心供应链放在新厂房,通过技术投入,持续稳定服务器、汽车中控平台、光伏新能源等风扇零部件一级供应链,稳定海信、海尔、美的等消费电子一级供应链。
疫情防控期间,肇庆盛辉员工仍照常生产。吴永强摄
2022年上半年,年产值超过1亿元,增长率达到29%,但仍未达到李辉的心理预期。下一步,肇庆盛辉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拓展市场渠道,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只有保持这种创新精神,我们才能比别人走得更快,别人永远会从我们的昨天中学习。”李辉说。
《小巨人》真的空发展不起来。
企业只有在某个行业持续深耕,才能实现“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其次,他们必须及时抓住行业的最新浪潮,并有足够的创新绳索来实现自己的“特色”和“创新”。显然肇庆盛辉做到了。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风洞模拟试验。王雨馨摄
但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并不是真空成长起来的,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土壤。面对疫情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像肇庆盛辉这样的专业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在金融贷款和企业融资方面并不占优势。“当技术资金投入后,你一时半会看不到结果。”李辉说。
高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高要区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按照国家和省认定标准,重点规范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上市(拟上市)企业,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企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
此外,为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水平,高要区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上门服务、送货上门的政策。
“高要区政府不仅在土地上给予我们企业支持,还在各项补贴政策上减轻了我们企业的发展负担。”李辉说。
【作者】王雨馨
【记者】刘谦
【作者】王雨馨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