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10日电(郑好、雨凝)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2021年全球能源市场绿色转型加速,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偏紧,煤价波动较大。为确保煤炭稳定供应,我国出台了多项保供稳价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10月份的最高值848点降至737点;中等价位的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从10月份的高点1825点降至1638点。
展望2022年,全球煤炭供需失衡将得到缓解,中国煤价有望进一步回落趋稳。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在“变”中求“稳”应是中国煤炭市场的主旋律。
图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运行图来源:新华财经
图2中等价位新华焦煤价格指数运行图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能源绿色转型加速全球煤炭市场供应增长放缓。
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1年,欧盟委员会发布《2050年能源路线图》,明确了欧盟实现“2050年碳排放比1990年减少80%-95%”目标的具体路径。此后,主要煤炭消费国开始进行能源脱碳,过去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煤炭行业供应增长速度放缓。自2011年以来,全球煤炭产量逐渐见顶并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国内部分煤矿因环保、安全等监管要求开始限产,国内煤炭产量增速也呈下降趋势。
图3全球煤炭产量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图4中国煤炭产量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上升,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在2011年后快速上升。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煤炭需求的增长。但从全球煤炭贸易量来看,主要煤炭消费国进口量保持稳定,表明煤炭有效需求并未下降。
图5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图6全球煤炭贸易(百万吨)来源:新华财经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路线图。中国还承诺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过程中,未来煤炭需求增速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总体而言,在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全球煤炭供给将持续小于有效需求,煤炭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2021年煤炭价格波动较大。
受疫情影响,2020年后煤炭市场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主要煤炭生产国生产和进出口受阻,煤炭全球流动性减弱,煤炭供应区域结构失衡,部分地区煤炭供不应求。
图7中国煤炭进口量(主要进口国)来源:新华财经
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持续干旱、超高压天气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与此同时,极端天气也导致当地电力需求增加,欧美电力缺口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开始重启火电供应,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进口,全球煤炭供需紧平衡结构发生倾斜。以美国为例,在2021年极端气候的影响下,用电中枢较2020年有所上升,但2021年3-7月风电发电量大幅下降,降幅大于去年同期。这一阶段也是煤炭价格明显上涨的时期。
图8美国电力消费和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来源:新华财经
图9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源:新华财经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疫情期间,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受到冲击,开工情况不佳,订单涌入中国,国内社会用电量大幅增加。在中国煤电比例相对较高的背景下,用电量同比持续增长,进而推高了国内煤炭需求。
整体来看,受疫情、极端天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球煤炭市场供需形势以及疫情后欧美超发货币导致的全球流动性宽松、资本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2021年全球市场煤价普遍上涨。
多措并举,中国煤炭市场保供稳价成效显著
在全球煤炭市场大幅波动期间,中国市场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2021年9月中旬以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迅速突破1000元,10月19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达到1982元/吨,大商所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涨至3878.5元/吨,涨幅较快。
为避免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大幅增加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对电力供应和冬季供暖造成不利影响,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保供稳价,通过深入研究产供销产业链各环节,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 梳理排查保供稳价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了煤炭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了煤炭价格区间调控机制,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收于672.2元/吨,焦煤期货收于2228.5元/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10月份的最高值848点降至737点。中等价位的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从10月份的高点1825点降至1638点。
2022年,煤炭供需失衡将缓解,价格或进一步回落趋稳。
展望2022年,从供给端来看,2021年,中国煤炭供应政策下的核增永久产能将在2022年及以后达产,后期国内煤炭供应将增加;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2022年全球疫情好转持乐观态度,全球煤炭的结构性供应失衡可能得到缓解。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的持续推进,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将上升,替代相当一部分煤炭需求;从国际上看,欧美在经历这一“能源问题”后,将重启部分化石能源作为能源储备,后期全球市场出现能源短缺的概率较小。
从流动性角度看,随着以美联储为主的全球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各国利率将逐步上升,各类资产价格的估值中枢将下移。
综合以上分析,2022年全球煤价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并趋于稳定;预计中国煤炭价格也将进一步下跌和企稳。
“双碳”目标下煤炭市场“变”中求“稳”
“双碳”目标对能源市场影响深远。《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五”期间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增长,“十五”期间要逐步减少。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80%以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的能源供应体系中,风能和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在消费占比、供应稳定性、消费和调节方面仍有很大的提高。
2021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的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实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实现所有目标。要坚持国家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和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应以新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为前提。立足煤炭基本国情,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我们要抓紧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评估,新增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耗,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从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保障能源供应,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在经历了2021年的“能源问题”后,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压舱石”功能。未来,他们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将积极推进清洁储能能力建设,增加传统能源储备。
尽管煤炭行业正处于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但只要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确保煤炭生产、流通和消费平稳运行,未来煤炭价格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煤炭行业必将在“变局”中行稳致远。
声明: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打造的全国性财经信息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