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婷(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员)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辉煌的成就。与建筑相关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其中,“官方建筑技巧(北京故宫)”应该是最熟悉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在建造和维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形制规定严格、传承谱系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技艺。它由工匠在瓦、木、土、石、漆、彩画、镶嵌和粘贴方面的技能组成,俗称“杰作”。它以优良的材料和严谨的工艺建造而成,宫殿各部分的做法和施工程序都有严格的公式。正是因为有了技术的保障,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宫殿才能在数百年间始终保持其奢华、精美、宏伟的建筑特色。
除了故宫,北京还有一处官式建筑技艺非遗保护单位,那就是位于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南岸的恭王府。它由一座宅邸和一座花园组成,占地约6.2万平方米,有1.78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亭台交错,并有30多个各种建筑群落。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唯一的清宫建筑群,是中国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其府邸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距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1年5月,官式建筑技艺(恭王府)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此,恭王府博物馆发挥了新的作用,肩负了新的责任。
清代皇宫主要继承了明代的规定。定都后,康熙二十九年,清朝颁布了第一部《清会典》和《会典例》,对王宓的建设和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清代皇宫属于官产,由清内务府管理,工部修建。它由几个沿主轴排列的单个四合院组成,形成一系列庭院。其中,亲王宓的等级高、规模大。大门的屋顶由瓦片制成,大脊,垂直脊上的亲吻动物,神仙和野兽,山墙上的排水沟,大门被涂成红色。每个大门有60个金钉,横梁上绘有彩画。主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被称为“寺庙”,上面有绿色的琉璃瓦,建筑中有红、金、绿和灰色的颜色,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这也是当人们走进恭王府的第二个宫门时,映入眼帘的阴安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琉璃瓦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审美特征,也是许多人心目中明清时期官式建筑的标志。作为辽、金、元、明、清的都城,琉璃在北京大量的宫殿、园林、墓葬、宝塔、寺庙等建筑中随处可见。
北京玻璃的烧制始于辽代,元初,位于北京市区的琉璃厂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明朝修建内城时,由于修建宫殿的需要,官窑的规模有所扩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建外城后,成为城区,因此琉璃厂不适合在城内烧窑,而迁至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称得以保留。
清朝乾隆年间,门头沟的官窑出现了繁荣景象。琉璃渠村的釉烧技艺是由山西榆次县赵刘力家族传入北京的。窑按照清代工部的规定烧制釉料,这一直被视为标准的官方烧制方法。一般来说,一件玻璃制品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才能烧制完成,需要十多天的时间。烧玻璃要选用钳土,经破碎、筛选、淘洗、炼泥成型后,干燥后入窑烧胎,俗称“素烧”,上釉后入窑烧制,称为“彩烧”。
相传琉璃的发现与越国名臣范蠡有关。当时,范蠡为越王(即青铜“越王勾践简佩筠简佩筠”)制作了《越王传说》,并从矿渣中发现了玻璃。由于它的颜色丰富多彩,他把它和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把这种物质命名为“李”,并把它送给了。后来,把它制成珠宝送给了石。当石前往吴时,眼泪滴落在李身上。久而久之,人们可以看到珠宝中似乎有眼泪在流动,因此它被命名为李。后来它的名字被误称为玻璃。
美丽的器物自然会有美丽的传说。但这个传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琉璃确实是青铜器冶炼过程中,将草木灰与石英砂作为辅料混合后高温熔化产生的副产品。北魏时期,来自西域的工匠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并优化了玻璃的燃烧。不幸的是,他们的技能后来失传了。直到隋代著名工匠、骑马助手何畴经过反复试验,才终于制成了玻璃成品。这样,成本低、防水排水、色彩丰富的玻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它具有美丽的外观和“颜色与冰相同,没有什么与灰尘分离”的出色质感。故宫的黄色、恭王府的绿色和天坛的蓝色,透过琉璃瓦的颜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档次和功能。
“烟云笼罩下的碧琉璃”(王实甫《西厢记》)经过不断改进,琉璃瓦已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为宏伟的屋顶增添了光彩。琉璃瓦与建筑本身一起屹立千年,与榫卯椽子一起体现了建筑主人的地位,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展现了丰富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
《光明日报》(2023年7月7日第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