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 # 918周年#
从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的被俘情况来看,当时东北军的武器装备除了正常的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山野炮外,还配备了大量的迫击炮,火力可谓是良莠不齐。
九一八事变期间,东北军的迫击炮生产基地辽宁迫击炮厂也被日军完全占领,仓库里的2303门迫击炮全部丢失。
一、九一八年东北军四大直属兵工厂。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的装备是全国最好的。这些良好的装备依赖于完整的军械系统。过去大家都认为东北军最大的底牌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没有了它的东北军,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从此一蹶不振。当然,这种认知没有错,但事实上,当时的东北军下属有六个兵工厂,沈阳东三省的兵工厂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兵工厂,但绝不是唯一的兵工厂。
当时,在东北军的控制下,有四个由东北军直接控制的兵工厂,即沈阳的东北兵工厂、辽宁迫击炮厂、天津的大沽兵工厂和东北海军控制的青岛铁厂。此外,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名义上由张学良接收和改编。山东济南的兵工厂虽然破败不堪,但其“鲁造”产品仍在东北军的控制之下。当时,这些兵工厂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不同的旗舰产品:
1.东三省的兵工厂
该厂拥有最完整的体系,主要生产步枪、各种口径的枪管枪,还具备轻重机枪的生产能力。该厂的明星产品是年产4万支的辽十三步枪,至少生产了1,236门枪管炮,包括240.150门重型榴弹炮和105门远程加农炮。但轻重机枪的生产能力较弱,年产200挺轻机枪和60挺重机枪。
2.辽宁砂浆厂
这家工厂也位于沈阳,顾名思义,它是一家专门生产各种迫击炮的工厂,主要生产75.80.150等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后来变成了中国第一辆汽车。
3.天津大沽兵工厂
该工厂位于天津,在皇姑屯事件后曾由阎锡山控制。1930年9月18日(注意这一天),东北军入关介入中原大战,重新占领大沽工厂。这家工厂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精密的工艺。当时主要生产捷克式轻机枪、大沽大镜毛瑟枪、马胸式、大沽改进型花形风琴冲锋枪等轻武器,主要是为了弥补东三省兵工厂步兵轻型自动武器的不足。
4.青岛铁厂
该厂位于青岛,整体规模较小,主要供应驻扎在青岛的东北海军。这家工厂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海军武器和配件,其最著名的轻武器型号是仿花机关冲锋枪。该枪将花朵机构的侧弹匣改为下弹匣,大大提高了人机效率。
5.太原兵工厂
位于山西省的太原兵工厂,虽然名义上晋绥军应该随着阎锡山中原大战的失败而接受张学良的改编,但实际上这位手握四个兵工厂、富可敌国的年轻元帅并没有重视它,而只是将其整体降级为修理厂,大批员工被解雇。毕竟太原原厂的产品比东北军的好。此时盘踞在金城的孙殿英趁机从原厂接收了许多工人,用打不破的长矛制造了两万多支“殿英”步枪。
6.山东兵工厂
至于位于济南的山东兵工厂,历史悠久,其产自山东的79步枪和84.110.150迫击炮曾是知名产品。1925年,山东兵工厂组织生产84毫米迫击炮,当时月产量为12门。然而,随着老板如走马灯般的更换,工厂此时已经破败不堪,而它更不在少帅的眼中。当时,东北军只保留了一些陆贽制造的迫击炮,像鞋子一样被遗弃了。后来,工厂实际上由韩福举控制,一个重迫击炮团装备了130门(实际上是150毫米)鲁制重迫击炮。
但在九一八事变中,沈阳三大兵工厂和辽宁迫击炮厂被日军占领,工厂设备和库存产品全部丢失。在过去的记录中,东三省兵工厂的损失往往被详细描述,但近在咫尺的辽宁迫击炮厂的损失却没有被描述,尤其是该厂缴获的“民生汽车”、沈氏240毫米超重迫击炮和沈氏150重型迫击炮的损失
现在,在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之际,边肖·田琛的惩罚将不愿弥补这一不为人知的部分,并向所有人恢复那一年的惨痛损失和中断的宝贵研究。
二、辽宁迫击炮厂
当时,冯军非常重视迫击炮作为弯曲武器的使用,并为国产化做了准备。辽宁迫击炮厂始建于1922年,当时张聘请了英国人沙敦(前英国陆军上尉)建立迫击炮厂。具体地点位于沈阳北大营旧址、第27军分区机械修理所和分区医院。然而,张与外国人相处并不完全自在。他任命炮兵中校兼副团长李意淳协助他。
工厂刚建成时,厂房和设备非常简陋,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厂名。当时,它被称为机械修理厂。后来,工厂搬迁至沈阳西霞子,并建立了新工厂。1926年5月,新厂定名为奉天迫击炮厂。
1927年2月,老厂并入新厂,英国人沙敦离职。此后,工厂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足以满足东北军队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它。
1929年5月,奉天更名为辽宁省,工厂更名为辽宁迫击炮厂。当时有990多名工人,298台金属切割机和14台锻造设备。当时,该厂的主要产品是75毫米、80毫米和150毫米迫击炮和炮弹、迫击炮车、迫击炮弹药车等:
1.80毫米水下迫击炮:11型、13型和15型。
1922年,奉天迫击炮厂由沙墩代管。制造了中国最早的辽代80毫米和150毫米迫击炮。其中80毫米口径迫击炮有三种型号,经过两次改进,分别是辽早民11、民13和民15。
改进后的80毫米迫击炮在威力、操作和便利性方面都比以前更好。东北军将其装备在团迫击炮连,每个连当时装备6门炮。据估计,东北陆军28个国防旅装备的现役80毫米迫击炮约有28*3*6=504门。
2.建造150门迫击炮:11年和16年。
150毫米重迫击炮是当时最强大的步兵武器,其炮弹威力足以摧毁所有土方工程。辽宁迫击炮厂于1922年首次制造了这种火炮,并将其命名为11年式150毫米重型迫击炮。《枪》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阀争相模仿它,并有不同的模仿陆续作出,如龚,开封,金和鲁。
但是,枪虽然好,但是太重了,战场上的炮兵转移它真的是噩梦。于是在1927年,奉天迫击炮厂经过重新设计,制成了可拆卸的炮车,水陆两用,专门用于运输150毫米迫击炮。每门大炮有一辆炮车和两辆弹药车,每辆车有10发炮弹,它被命名为16岁的150毫米迫击炮。
此后,在沙盾主持下制作的11年风格被称为旧风格,而人民的16年风格被称为新风格。新的150迫击炮不仅大大增强了其机动性,而且在射程和威力方面也超过了旧的迫击炮。
3.沈造75迫击炮:
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日本75毫米迫击炮。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仅生产了11门迫击炮。该炮的具体性能参数不得而知,但可以从金灶75迫击炮推断出该炮的基本性能,该迫击炮也是从日本75:
口径75,枪管倍数16,子弹重3.00公斤。子弹的重量只有公造75迫击炮的一半,最大射程为2150米。装载方法是前装载。
该炮的性能指标并不先进,所以辽宁迫击炮厂只制造了几个样品。然而,令人难忘的是,尽管该型仿制75数量不多,但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黄土岭战役中,据战斗英雄迫击炮手李回忆,杀死阿部规秀的迫击炮型号是金制75毫米迫击炮!这把枪今天仍然存在。
1928年底,东北易帜。由于生产能力大,辽宁迫击炮厂的产品对东北军队来说绰绰有余。因此,该工厂压制了武器的生产,将其转化为汽车、管道设备和皮革等民用产品。许多无知的人把这个工厂和东三省兵工厂混为一谈,并得出东三省兵工厂当时整体减少武器生产的神话。
但实际上,当时东三省兵工厂正在全力生产,特别是制造了大量75.100.105.150.240口径重炮,以完成“中东路事件”后东北军队的整体大规模重装计划。虽然两家工厂都位于沈阳,但它们完全不同,绝不能混淆。
1931年,转产的辽宁迫击炮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也就是所谓的“民生汽车”。当时这款车的发动机和轮胎电器都是进口的,第一批已经生产了48辆。与此同时,该厂还试制了两门口径为240毫米的超重迫击炮——许多人将其与东三省兵工厂的240重型榴弹炮相混淆。对于这些分不清榴弹炮和迫击炮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边肖·田琛的惩罚只能意味着呵呵。
应该说无论是卡车还是重型迫击炮都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东西。如果它们能够继续生产并大规模生产,将大有可为。不幸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工厂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所有生产计划都停止在这里。两代人近十年的努力白白送给了日本人。
三、九月十八日辽宁迫击炮厂被二十多名日军占领。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30分,日军地袭击了东北军第七旅团驻扎的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战斗打响后,东北军突然遭到袭击,瞬间迷失方向,多处损失惨重。辽宁迫击炮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半夜,尽管战斗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炮声震天,但作为军事据点的辽宁迫击炮厂仍然没有基本的防范措施。一个守卫工厂的警卫和工人自卫队仍然没有基本的警惕和动员!与很久以前预测敌情相比,把警察拖到郊外的黄显声将军(这样一位爱国将军在渣滓洞被老蒋迫害致死!),这差距简直是天上地下啊!据《九一八国难史》:
9月18日晚上12点以后,20多名日本士兵到达迫击炮厂的后门。当时,后门有一道铁栅栏。当守军询问时,他被杀了。日军摇动铁门,但铁门无法打开。墙上布满了铁丝网,所以日本人爬不上去,于是他们用手榴弹炸开了门,蜂拥而入。
当副营长听到声音时,他看到门已经被打破了,也就是说,他在门后是隐形的。日本军队注意到了,用刺刀横刺它,穿过腹部而死!到达工人宿舍后,工人们如梦初醒,正试图逃跑。日军把枪都打光了,工人裸死在床下,大概20人!
直到这个时候,工厂的警卫营准备抵抗,但为时已晚!数百名卫兵出人意料地被20多名日军击败。警卫队长被杀,100多名士兵受伤!日本军队获得权力后,立即冲向官房,即投掷9枚手榴弹并到处放火,导致所有文件和厂房被毁!东北军辽宁迫击炮厂被日军完全占领!
攻占工厂的日军只是他们全铁守备队一个中队的一小部分,总共20多人。当时,日本军队率领的队伍是川岛的队长。
铭记历史和国耻!
四、辽宁砂浆厂主要损失
据后来的统计,在“九一八”事变当天,被占领的辽宁迫击炮厂库存的各型迫击炮多达2303门!这些库存的成品武器,以及包括48辆刚刚组装完成的民生汽车在内的数百件半成品,全部被日军缴获!
在这些武器中,口径只有150毫米的重型迫击炮多达114门,足以装备东北陆军国防旅的114/6=19个重型迫击炮连。80/84毫米中口径迫击炮多达312门+1635门+242门=2189门,足以装备东北陆军国防旅所属的2189门/6门=364门迫击炮连。如果按照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的标准,老蒋最精锐的德式师之一(它真的不能被称为装甲师)每个营只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每个师只有24门迫击炮,这些迫击炮足以装备2189/24=91个德式师!
而如果加上东北军28个国防旅的现役迫击炮,150军至少有28*6=168门迫击炮,80军至少有28*3*6=504门迫击炮。也就是说,从1922年建厂到1931年9月18日的9年间,辽宁迫击炮厂的累计产量至少为114门+168门=282门重型迫击炮。80/84中口径迫击炮至少2189+504=2693。不过,老炮在建厂初期应该已经基本损坏或丢失。因此,从新厂建成的26年5月到九一八事变的5年间,平均中口径迫击炮产能为2693门/5=538.6炮/年,重迫击炮产能为282门/5=56.4炮/年。
而这个生产数量其实并不夸张。以后来的金陵兵工厂为例(南京沦陷后迁至重庆,1938年4月更名为“第二十一工厂”)。1937年,该厂82迫击炮的产量为710门,1938年增加到1,136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产82式迫击炮的产量猛增到1381门。相比之下,辽宁迫击炮厂年产500多门迫击炮实际上是合理的。事实上,根据库存,当时东北军队能够完成“迫击炮营”,每个营属于3-4门80迫击炮。
在重型迫击炮方面,当时的珙县兵工厂一个月可以生产150门火炮,一年可以生产16门火炮,年产量为192门火炮。相比之下,辽宁迫击炮厂的中口径迫击炮产能基本上是金陵厂的一半。而重型迫击炮的产量,一个小小的巩县厂是辽宁厂的三倍!因此,九一八事变时该厂损失2303迫击炮应该说是情理之中,无可辩驳!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本文写于2021年9月18日凌晨1点36分,恰逢九一八事变90周年!
参考资料:
张学良传
九一八国难史与伤痛
中国现代军事工业史
阎锡山画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