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原文 悟原理】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发展,更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工作,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制定教育方针并不断丰富发展。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在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这一方针:“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新世纪素质教育新要求,党和国家在坚持教育与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把“美育”纳入教育方针。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学生健康的重要性,重申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于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总体要求之中,把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虽然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但是旗帜鲜明地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纳入教育方针,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尚属首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就是劳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里所讲的“物质生活”,就是人类劳动,这种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三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劳动结合教育是改造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非常重视劳动的革命性作用,他强调指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这表明,马克思充分认识到把劳动融入教育中所能起到的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革命性、推动性作用,这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劳动融入教育提供了深刻启迪。
重视劳动价值、树立鲜明的劳动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亮点。在多种场合发表过一系列关于劳动价值的观点。劳动成就伟业——“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实现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实施以劳育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谢梦菲,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