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路上看到一个大货车篷布的绳子在地上拖了四五米长,超车打双闪并招手截停后告诉了他。有安全隐患,想着出门在外都能平安回家。
109国道每当逢集过镇时会有国道服务区,很方便上厕所停车,吃饭。
青藏高原在远古时期曾是一片海洋,随着地壳板块运动,地壳隆起,海水退去。海水在退去的过程中,低洼处的海水留了下来,经过上万年太阳暴晒,水大量蒸发,盐便解析出来,日积月累,形成现在厚度达10米的结晶盐层。再加上周围山上的盐不断被雨水带进湖中和河流以及泉水的涌入,盐湖没有出水口,涌入的水靠蒸发,水去盐留使茶卡盐湖的盐几乎取之不尽。
茶卡盐湖一开始并不是以风景区而著名,他的实际作用是生产盐的地方。后来的逐渐发展成景区。而茶卡盐湖所在地是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
在青海湖旅游公路行驶时有好多小老鼠在路中间,避让了两只,好像压到了一只,在路中间发呆,简直就是找死。还撞到了一直低空飞行过马路的小鸟,两个小东西铁定都活不成,下次投胎成牛马,可以在马路上横行,车子不敢撞。马也不太好,虽然马象征自由,但那是骑的人自由,马本身并不自由,总归来说投胎牛马比牛马般的人好一点。
在能看到青海湖的山上第一次看到秃鹫,天空中加山地上有十七八只秃鹫,飞起来很帅,走起路却很丑,注定是天空的主宰。他们能飞很高,很高,很高。走路时身体显得肥胖很笨拙,一旦展翅高飞则立马显得身形飘逸,姿态优雅。但都没有青海湖好看。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小学课文中学到这篇文章,直到现在才实际看到,青海湖在我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梦幻般的蓝色所迷住。青海湖古称西海。
为此我又看了两遍冯君莉的这篇游记,创作于90年代,现收录于1992年出版的《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如此优秀的文章在前,我只能拿来就用,不敢再行描述。这本书当买,多读。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的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的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的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淌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结尾是这样的:
“此时此刻,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支流似地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呢?不,这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作者来到青海湖也是在七月,当时就种植油菜,正值油菜花开的时节。通过大量的比喻来称赞青海湖水的美丽,中间段落又讲述了青海湖的由来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传说,结尾表明自己矛盾的心理,既不愿意这种美丽被埋没,又担心闻名于世后不再纯粹。还得是文学工作者感情丰富。除了青海湖这段公路景色好,在青海湖旅游公路其他路段景色也不错。
湖面海拔有三千多米,达到了两个泰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呢?高的地方距离太阳更近温度应该更高。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认识,但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其实是因为空气的温度并不是由太阳光直接加热,先被地面吸收加热地面,然后通过地面的热量反射加热空气,所以越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越高,而海拔越高离地面越远空气也稀薄,所以温度越低。
进入西宁市范围内,居民的建筑和内地已经看不出来什么差别,终于从陌生的地方回到熟悉的地方。
由于山的限制,公路、高速、铁轨都集中在一起,沿湟水而建,居民住宅也是如此,很多就在山脚靠上的位置,难有一片平地,直到越接近西宁市区平地面积才渐渐变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