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市35年,朔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致力于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普职融通发展体系已有雏形;高等院校发展稳中有进;教育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业培养水平得到社会认可、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人为本抓党建 铸魂育人促发展
“同学们,哪一种花最能代表廉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以莲花赞美清正廉洁的生活态度,隐喻洁身自爱的高尚品格……”
朔州市第五小学语文课上,张丽平老师运用教材中的清廉元素,为学生渗透清廉思想。“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好自己的力量”这是张丽平对“思政课堂”“课堂思政”的感悟。
图为市第四小学校举行“红领巾爱祖国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一年级新队员入队仪式。马占俊 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三十五年来,朔州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全市公办学校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市直教育系统率先实现“两个全覆盖”。创新中小学校党建+德育工作机制,全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经对2682名思政课教师进行了线上培训,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深入课堂带头上思政课952节。
三十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通过组织教师赴外地学习、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全市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十五年来,市、县(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完善大德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实践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朔城区以德育序列化活动为抓手,带动全区所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怀仁市把德育活动课程化,实现了德育融入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应县将德育活动进行了儿童生活化改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德育体系。全市持续推进“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美育教育全面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心理教育活动中心覆盖所有学校,朔州市第二小学“家长学校”经验得到推广,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今的朔州,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获得感提升
教育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寄托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朔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将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学前教育抓普惠、义务教育促均衡、普高教育树品牌、职业教育创特色、特殊教育扩外延,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提升。
山西工学院填补了朔州市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空白。
三十五年来,朔州市基础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到2022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559所,教师31.33万人。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51%,标准化高中建设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以前孩子每年学费得一万多,现在学校转成了公办,学费按国家标准收,家里负担减轻不少呢!”朔州市第七中学初三学生家长常明对记者说。朔州市第七中学的前身是朔州市二中初中部,改制为全日制公办学校后,学生既方便了上学,又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减轻了家庭负担,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了所有课程,同时开设了“五大类三十六小类”综合实践课,学生和家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基础较为薄弱的右玉县、山阴县通过一系列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右玉县二本达线率从2016年的25人跃升到2022年的271人,达线率达到了53.1%,2024年 达 线 率 提 高 到60.42%,挺进了全市高中教育第一方阵;山阴县2022年回流学生530人,中考前100名学生留住78人,二本以上达线人数达314人,稳固了教育发展态势。怀仁市深入落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支付购买学位资金6047.9万元,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降低到10.82%,彻底摘去“全国最高”的帽子,平鲁区率先将义务教育扩大到12年,全面构建“八同步”教学工作机制,坚持“四精”教学模式,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近三年,全市投资6.64亿元,新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4490个;投资4.83亿元,改扩建66所寄宿制学校,增加学位13091个。“入园难、入园贵”“乡村弱、城镇挤”“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招生、择校、分班等方面相关问题,积极探索推行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均衡编班和平台招生举措,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推进“教育联盟、集团办学”模式,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新建学校协作共建,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学互通,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等群众关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充分保障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资助政策,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达100%;全市820名特殊教育学生全部享受到了教育,12000余名随迁子女全部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全市4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80%以上。其中山西工学院转设成功,填补了全市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空白;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朔州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专学院的设立,补齐了全市产教融合短板;朔州开放大学顺利揭牌,全市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事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步履铿锵向未来 教育兴朔担使命
早听说朔州市实验中学有一套“6+1”高效课堂模式。该模式是他们对标“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作出的创新和探索。其中的“6”指高效课堂的导、思、议、展、评、检六大环节,最终落实到“1”,即学以致用。
图为朔州市实验中学“6+1”高效课堂,学生们正在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
“‘6+1’高效课堂不仅让课堂变得更加多元生动,而且也提升了我们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也让我们和老师的多种思维相碰撞,提高了课堂效率。”面对记者走访,朔州市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说出了他们的课堂感受。像这样的课堂改革,已成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常态。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全市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力度,提升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准,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教学功能。加快推动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校园内部接入了百兆网络,实现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标准等“五个统一”。同时,配备了服务器、多媒体备课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广播系统等。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确保教师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全市城乡教育信息化体系更趋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水平不断提升。
为拓宽成才路径,朔州市构建起了普职融通发展新格局,打破教育壁垒,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培养既有文化水平又具备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开设四个综合高中试点班,入学后统一注册普通高中学籍,招收的200名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自愿提出转换中职专业学习申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教育安全是学校教育重中之重,朔州市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强化安全责任部署,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加强食品卫生、消防、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等专项整治,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法制宣传进校园”等契机开展安全宣传,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全市广大师生有一个安全、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朔州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教育自信,持续优化布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营造好“以公心与良心为本,以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为基,让领导放心、家长省心、教师安心、学生专心、校长倾心,团队尽心”的“十心”教育新环境新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贡献教育力量。
记者:丁 玲
编辑:张坤
—– 来源 —–
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