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教学案例系列一

——读懂作品 读出自己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写到:"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了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因为放逐,便有了寄情,于是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柳宗元可以说就是"贬官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心情极为抑郁,面对永州那荒凉无人赏识的山水时,柳却把自己的痛苦心情融入其中,化做了美妙绝伦的文章,自然山水对于他,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而是变成了灵气四溢的知己。那《永州八记》正是贬官柳公的灵魂,跋涉艰难的真实写照。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毕竟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

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游览,在眺望中发现了西山胜景,于是渡过潇水,登上西山顶峰,饱览了山峦秀色,体验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苍茫,还依依不愿离去。经过这次西山之游,他才觉得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开始的,于是写了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柳宗元的文风虽没有其他三人的大气磅礴,却有如泉的细致和悠长,情亦然也。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西山的特点,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做了以下尝试:选准突破口,带领学生游览西山,欣赏西山的美景,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以"文字"为突破口,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情景导入环节,我在中国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委婉抒情的旋律中,深情朗读了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柳侯祠》的一个片断:"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然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在轻曼的音乐声中,同学们很自然地进入情境,了解了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心境以及不朽的人格魅力,这样就为下面阅读作品,领悟作品的景、情做了身临其境的铺垫。

在朗读环节,我让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以学案导学法,让学生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我们初中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同一系列的文章,是中国游记散文的奠基作。我们按照《小石潭记》题目的内容,把《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一题目可以简化为《西山游记》,可以这样呢? (通过"始得""宴"这两个词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里几次的游玩?这几次游玩的心情一样吗?分别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文章的原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通过"文字"具体把握文章的景物和作者的情感)

在学生自主完成了上面内容,我说:"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描述的是柳宗元游西山前游诸山的所见所想,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到因为贬谪,柳宗元即使游玩也是心情压抑苦闷的。所以,我们诵读第一自然段时应该用缓慢,低沉的语调,把那种苦闷、悲伤的情感表现出来。第二自然段作者看到了豁然开朗的西山,心情是愉快的。读的时候可以轻快,活泼。让我们在此基础上朗读一遍课文。"这时候,王艳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第二自然段用轻快、活泼的语调去朗读不合适!"这时候,学生看看我,看看王艳,好像在等一个说法。我看着王艳:"说说你的看法,老师听听。" 王艳拿起书说:"西山高峻却不为人知,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处境、不甘沉沦的追求、卓而不群的人格、 傲然独立的精神的象征。所以朗读的时候除了喜悦,更要读出一种倔强和不满。"王艳的回答掷地有声,也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进入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邢檬檬站起来说:"老师,我读柳侯祠的时候,觉得柳宗元是一个精神健硕的人。他虽然被贬官,但是为当地百姓挖井,办学,种树,这个地方其实也表现了他的那种担当意识,所以在朗读的时候,更要读出意兴风发的使命感。"王正正当即反驳到:"你说的那些政绩是柳宗元再贬到柳州时的情况,我觉得这个地方更要读出一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彻悟。因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谪居生活。此间故交断绝,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也自称是"僇人"。世态炎凉饱尝后的柳宗元应该是最清醒的,所以我觉得朗读是更要有一种清醒和淡定,语调不宜过高,应该是理性和从容的。"原敏洁说:"老师,我觉得读这段应该是读出柳宗元的那种寂寞惆怅和超然傲视的情怀,是一种压抑中的爆发。"我说:"你试着读一下,把你的理解用声音传达出来。"原敏洁说:"老师我读不出来,还是你读吧。"同学们哈哈大笑……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但是我分明感觉到学生的阅读在向纵深发展,不仅用声音在表现作品,更是用心灵在与柳宗元对话,完成了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不仅读懂了作品,更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和智慧。最后我总结到:"同学们,《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借景物之美好,人心之陶醉,抒发了其政治失意的悲愤,耻于与世俗之徒为伍,孤苦寂寞的心情,并在大自然中得到解脱的精神境界。在老师看来,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特立的山。所以在朗读时要有一种浩然之气,读出一种开阔宏大、伟岸傲视的气势来。刚才同学们的理解非常好,可见同学们不仅走进文本,更走进了作者,既读懂了文字,更读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自由朗读。"

这次课堂生成,其实也是我们课改中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首先要尊重文本。感悟和理解作者赋予文本的意义既是文本对话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和要求。本阅读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文本的意义是在这一对话交流过程中实现的。在阅读文本时,一方面读者可以根据文本意义空白点,融入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阅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解读必须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作者赋予作品意义的基础上,因为读者解读的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它蕴涵着作者特定的认识、思想、情感,体现着作者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作者将这些特定的内容寓于作品之中,它们先于读者而存在,不是读者个人意志所能改变的。我们应当树立平等对话的阅读观,尊重文本作者,凭借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解读作品,尽可能正确地理解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这是文本阅读最基本的目标。余彤辉先生认为:"阅读,不论你把它描绘成什么,首先必须接受文本,必须认读文本的文字,弄通、理解文本的意思,哪怕是局部的。没有这一点,就不是阅读;离开了这一点, 就是谬误。"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使学生学会阅读。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说会阅读的标志首先是能准确地把握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和要表达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文本观,要重视文本教学,切不可漠视文本自身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无所顾忌地曲解文本的意义;也不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导致阅读训练价值的失落。

二、以"音乐"为突破口,带领学生走进柳宗元

在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既要读出自己的体验,又要读出自己的思考;既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又要尊重作者的原意。这点同学们做得非常不错,下面老师提这么一个问题,看看你能不能完成:《始得西山宴游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石潭记》所写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是这两篇游记又很不一样。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果让你给这两篇文章配乐,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曲子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曲子?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我们通过实物投影仪来展示结果。"

之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因为《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一专题的标题是"像山那样思考",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所以我认为本专题的题旨是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培养审美能力。而且本专题是由三部分组成: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这三个板块是相为应答的。而《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其中的感悟自然系列的,是柳宗元在被贬期间寄情山水时的感悟,所以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西山能引起柳宗元的共鸣呢?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板块的指向和柳宗元个人的志向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我在备课时候围绕这个问题,想到了氛围,想到了音乐,故设此问题。但是由于学生音乐知识的局限,文配乐这一环节可以说很不成功,没有收到想要的的效果。不过上课,某种意义上也是遗憾的艺术。但我觉得这种尝试却很重要。

音乐作为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语文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选择与课文内容、感情相通的音乐,把音乐和语言沟通起来,通过教师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产生通感,就能在他们脑海中浮现生动的课文画面,并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而配乐朗读能使人在音乐的感染下,对文章意境和朗诵魅力的感受更直接、更真切,仿佛身临其境,心驰神往。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音乐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文学其实就是人学,通过音乐的渗透,带领着学生走进柳宗元的精神世界,感受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大孤独,旷凄凉,以及卓尔不群的人格和志高不俗的情怀

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以"文字"和"音乐"为突破口,力图给学生营造读懂作者心灵、精神和情愫的氛围,让学生与文本有感情地交流和对话,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读懂作者的同时,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通过景在文中现,情在曲中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文章内容和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使之始终保持轻松、投入的心理状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深刻领会作品的意象和感情。这实际上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阅读时,学生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阅读、思考、探索,从而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启示,培养了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从而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虽然乐配文没有达到预设,但我觉得这种办法在阅读教学中可行。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只要善于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活,更美,更精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人格。

教学案例系列二

"秋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记一节关于秋天的诗词交流课

看到标题,大家会联想到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心中会有疑惑,我是不是写错了?我想说,没错,个中缘由,请听我细细道来。

"秋",《说文解字》中意为收成,谷物的成熟。这说明秋天首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人而言,秋天则代表了一种历经沧桑之后的成熟与豁达。在这个秋天,我接手高二两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中途接班,还真是不太适应。对学生而言,习惯了原来老师的思路,突然来个新老师不太适应;对我来说,在习惯高三的做题讲题后走向新课程的小组合作探究,一时间也不太适应。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公开课之后,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不积极,觉得课堂上没有新意,学生没有兴趣。于是,如何在短期内找到一种方法与学生建立一种恰到好处的联系,变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平时喜欢摘录、积累名人名言:林林总总、只言片语、点滴感悟,书本中俯拾皆是。而此时正值秋天,古人常伤春悲秋,有关秋天的诗词不胜枚举,何不让学生寻找与秋天相关的诗词文曲赋,进行一场有关"秋天"的诗词交流会呢?

没想到,将这个作业布置之后,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我从他们的眼中读到了期待与渴望。就在学生忙着收集资料的同时,我也没有闲着,上网搜索,与同组人交流总结,也罗列了一系列与秋天相关的词句文章,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想到能和学生一起交流分享感受,喜悦激动溢于言表。

课堂上,当我说"将大家搜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诗词文曲赋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到黑板上" 时,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在黑板上书写着。但是"学而不思则罔",只是这样写写读读,而不去思考,领悟,永远只是死读书。于是,我说,"在黑板上展示的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这些诗词中出现了与秋天有关的事物有哪些,描绘了秋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们进入了短暂的深思,与原先的热闹分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终于,一位女同学站起来了,"老师,我们找到的有关秋天的诗词《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事物,表现了秋天的萧瑟、悲凉,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凄楚、悲怆。"

"老师,《秋声赋》中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有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借助秋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苦闷和感叹。"

……

"《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渲染了离别的伤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中秋团圆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苦闷。"

一个同学突然说,"这首词可以为我们唱出来吗?"大家随即鼓掌示意:"对,唱出来",于是我们听到了一首无限伤感的'但愿人长久'。

这时,张浩同学走上讲台,"老师,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有关秋天的散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表达了北平自然景物深深眷恋之情。同学们,秋天是什么,我觉得只要是在秋天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都会使我们的内心悄然飘动,这就是秋天。"

他说完之后,同学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我抓住时机总结:张浩同学说的很好。一草一木总关情。在树叶飘落的瞬间,领悟到秋风的无情;在收获的时刻,体会春华秋实的丰盈;在每逢佳节到来时,感受到客行悲故乡的惆怅;在慢慢成长的岁月中,体会到成长的艰辛。只要大家能在秋天去留心、感受身边的一切,必定会迎来自己人生中的春天。

这节有关秋天的诗词交流课结束了,但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与学生交流的窗口。从感悟秋天开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心去沟通,我相信,语文课的"春天"不远了?

教学案例系列三

"醉"与醒

作为一名新教师,从初登讲台的拘谨到如今的从容,我逐渐适应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也深深认识到了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引导的教师。

有一节课,我给同学们讲诗歌赏析,题目是《野步》,原文是:麦陇风来碎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先讲了一些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叫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赏析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地发言。我提了一个开放性较强的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或者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有一位同学起来说认为"碎"字用得好,因为麦田很平整,一阵风吹过自然破坏了原来的方块结构,就像一块玻璃"碎'成了几块。他刚说完,又有同学站起来说认为"烂醉东风野草花"这一句好,认为是把庄稼拟人化,随着东风一片片倾斜又恢复原位,又再一次一片片倾斜,就像喝醉了酒站不稳一样。听到这里,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再一次看一看整首诗,这时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认为作者的意思是想说蝴蝶像喝醉了酒一样随风翩翩起舞,而不是说小麦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我很欣慰她能有这样的理解,于是在"小麦喝醉酒"和"蝴蝶喝醉酒"这两个见解上同学们引起了一阵争论,而且有同学用折中的方法解释说"小麦和蝴蝶都喝醉了",到此为止,大家议论纷纷,还有同学认为是"风喝醉了",甚至有的别出心裁"老师,应该是作者喝醉了",气氛越来越热烈。看到大家把目光一致投向我,我知道解析这首诗的关键时候到了,然后叫同学们集体朗诵了一遍这首诗,末了问大家:"那么蝴蝶也好,小麦也好,作者也好,他们为什么醉了呢?"大家异口同声答到:"风,风,因为刮风!"我又问:"我们曾经学过《白毛女》,里面有'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那么杨白劳和白毛女为何没有喝醉酒的感觉呢?"有同学大声说道:"之所以都醉了,因为这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时,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都暗自沉醉在对"谁醉了"、"为谁而醉"的思考中,我看着他们似乎也"醉了",遂轻轻离开了教室。

班上的学生因为和我是刚接触,课堂气氛时好时坏,经过这一节课,我深深认识到语文课还是需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试着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和心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更从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升华,进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情感的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系列四

流泪的课堂 成长的生命

—–二十分钟的价值

前言:新课改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路者,更应该是学习的参与者、情感的教育者。这一点,使语文老师的角色尤为重要。所以,关注学生丰富的内心、细腻的感情,哪怕是丁点情绪的波动,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谨言慎教的重大原则。我的做法是:融入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感悟、感情分享给学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要说,每一个不曾激发的契机,都是对学生的辜负:每一个涌动着生命春潮却不曾开花的课堂,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依然是上课前的"心灵之旅"——感悟与分享,今天走上讲台的是元园,她满面微笑,从容镇定。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年人推着他病重瘫痪的父亲到公园赏花,满园争妍斗媸,芬芳扑鼻。老人指着近旁一株花问儿子:"这是什么花"?儿子回答道""。老人可能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又问了一遍:"什么花"?儿子抬高了音量,""。但老人还没有听见,"什么花"?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大声的对着爸爸的耳朵:""!几天后老人去世了,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陈旧却完好的日记本,翻到第十页时儿子就哭了,一行字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儿子真聪明,我只告诉了五遍,他就记住这是了,我真高兴!"儿子想起几天前的赏花,泪流满面,但后悔也没有用了……

元园讲得很动情,大家听得很入神,脸上的表情也跟着元园的讲述在变化,我在教室里走动着,注视着大家的反应,思索着如何对元园点评。此时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我心中也有了数。简单对故事点评后,我表扬了元园的讲演:"元园准备充分,故能胸有成竹,她的语速、语调掌握的恰到好处,还有她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方面,她讲的有多好,大家听听外面的鞭炮声,锣鼓声就知道了",大家为这个说法都笑了。

接下来依然是一分钟的立意,拟标题,构思开头或结尾段环节。我依然在教室里轻快地走着,脑子思索着一会大家可能说出的答案。走到窗前,不经意往外一瞥,心底咯噔一下凝重起来——远处的山路上缓缓行进着一支出丧的队伍,鞭炮声、锣鼓声又响了起来。我慢慢走回了讲台,拍了拍手:"请大家停一停"。大家抬起眼来很是诧异我突然停止的举动。我没有解释,只是让大家站到了窗前,指着那一支渐行渐远的队伍说道:"这位老人,生前无论是否风光,尽享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之乐,但身后就剩下这些了——一阵伴随他寂寞归程的热闹,一年固定几次怀念的哀泣和一抔黄土。这一份菲薄的热闹,我们大家忍心瓜分吗?"大家摇了摇头。"我们大家都不忍心,我更要收回刚才引用鞭炮声锣鼓声表扬元园的话,如果我再看到那些哀伤的面孔,对自己说过的言语还毫不在意的话,就是对生命的亵渎!所以……"我顿了顿,又轻轻开了口:"对不起,一路走好"!身旁齐刷刷地响起一片轻轻地声音:"对不起,一路走好"!我的眼角一片冰冷,却感到教室里正涌动着生命成长的暖流。

回到了讲台,我还没有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大家就纷纷起身发言,没有一个同学拿着草稿。白健:"那个寒冬深夜里哆嗦着身子为你掖紧被角的人,那个星斗依然满天扛上锄头下地干活却坚持要你睡个懒觉的人,那个月底回家时餐桌上一个劲往你碗中夹菜夹肉自己却一口不吃只顾用眼睛抚摸你的人,那个银丝渐多病痛渐多却看着你的成绩单乐开了花的人,你叫她什么?妈妈,妈妈,教我如何不爱她?"这个高大的男生用细腻的语言,热切的喊出了对妈妈深沉的爱。李莎:"母亲和时间做了个交易,用她的青丝红颜窈窕身姿,换来了我的年轻滋润,我的意气昂扬,母亲,我可曾说过,我更爱你现在饱经风霜的容颜?"马静:"多年之后,当我们的父母都离开我们时,我们想开口叫一声'妈,爸'还有谁来答应呢?"她的声音哽咽住了,似乎还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我示意她坐下来。

教室里回响着低低的啜泣声,生命在鲜活的流动,在茁壮的成长。我没有再去总结什么,点评什么,这些都不再需要,我把一首小诗送给了大家"劝君尽孝要及时,岁月无情多感伤。他年你赚千百亿,天下何处买爹娘",并布置了一个作业:元旦放假回了家,释放出自己的的爱,用语言,用画笔,用拥抱,用吻采集父母的微笑。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完不成了,但我不后悔,相信讲台下的大家也似我一样。语文课是在特定时空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帮学生打造"向真、向善、向美"的生命底色,使他们的生命厚重,阳光,精彩,我想,这就是语文课的价值,也是这二十分钟的收获吧!

教学案例系列五

用"情"滋润语文课堂

在上完《陈情表》和《项脊轩志》后,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很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有的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好吗?"

  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