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缺点

斧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属于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即“尖劈”),根据斜面原理,在做功不变的前提下,尖劈机械所需要的力会比较小。另外,斧的重心靠前,更方便把力聚集在一个点上。人类使用斧子时,利用这些力学原理,可以以小力发大力,劈开坚硬的木头或骨头。没有斧子之前,人类砍一棵树可能要很久,有了斧子之后就快多了,工具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人类的做事效率,斧子的意义也是如此。

斧的历史非常悠久,如北京周口店c层(即周口店的最下层)就出土过各种石斧。作为一种常见的生产工具,斧经常会被武器不足的军队拿来当做武器使用。此外,由于斧的杀伤力较高,军队也会打造一些专门的战斧装备士兵。广义的斧包括了所有的斧类武器和工具,如钺、戚等。虽然名称不同,但结构都差不多,无非是外观不同的斧子罢了,因此这些武器都可以划入“斧”的范围。狭义的斧则专指某一种斧类武器和工具,本文中的斧如无特殊解释,均为狭义定义下的斧。

斧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斤,最初的时候,斤专指砍木头用的斧,后来斤也可以泛指斧类工具。砍伐是斧的基础功能,人类最早发明石斧时,很可能便是用来伐木的,古代典籍如《孟子》中,也有“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句子。

▲上海博物馆巴蜀兽面纹斧图

钺是斧类武器的一种,文学作品中经常斧钺并称。斧和钺虽然是两种武器,但两者之间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文解字中说,钺是比较大的斧。从外观上看,大多数被称为钺的武器,均有如下特征:本体较薄,刃部较为宽大,刃部轮廓线呈圆弧状。大部分被称为斧的武器,特征则为:外形狭长,本体较厚,刃部较窄,刃部曲线不明显。如果和现代人一般意义上的斧相比较的话,古代的不少钺,由于刃部较薄,实际更接近于“斧形的刀”,而古代的斧和现代的斧则差别不大。

▲李家嘴商代钺

▲龙山文化玉钺

斧钺除了作为武器之外,还是权力的象征,也是重要的刑具和礼器。如戚,就是一种舞乐用具,戚是刃部呈舌形的斧,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神话传说中,刑天被黄帝砍掉头颅后,手持干戚起舞(“干”即盾牌),以示自己不忘战斗。

早期的石斧以内装柄,后期的斧一般以銎装柄,斧的柄又被称为柯。衢州市有一座石室山,传说中,在西晋时期,一个名为王质的樵夫在石室山砍柴,遇见两名童子在山上下棋。王质感到好奇,便站在一边观看。一局未完,一名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已经烂了,王质一看果然如此。回到家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自己当初的亲朋都已经故去,村里再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了。自此以后,石室山又被称为烂柯山。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周铜斧

斧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常见武器,有长柄、短柄之分,除了当做手持武器外,斧还可以作为投掷武器使用,即所谓的飞斧。

斧能够流行,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少军队无法给全部人员配备制式装备,部分士兵需要自备武器,而斧是常见的生产工具,士兵在无力购买刀剑的时候,以斧代之也是很正常的。

说穿了,今天皇上要你去打仗,你不去是不行的,但你又没钱买剑,那只好把日常砍柴的家伙带上了,总比空手强不是?

二,斧容易制造,不易损坏,对金属质量的要求也比较低,便于控制武器成本。

打造刀剑这种武器,不能使用太差的铁,否则一上阵就断了,那是草菅人命。但斧就不同了,本身就是一个有刃的铁坨子,结构强度大,就算用破铜烂铁,也不容易坏。并且斧打造起来容易,一块金属敲扁了,再有个孔,就是斧了。要是打造长矛,最低限度你也要把矛尖和骹给制造出来,工艺难度大了不少。

三,斧重心靠前,抡起来更容易发力,破甲能力要强于刀剑。

四,相对于长柄武器来说,斧容易上手,即便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也懂得用斧去砍杀。用长矛还有个怎么刺、刺不刺得中的问题,用斧的话就没这么麻烦,照着人剁就是了。

▲半坡博物馆石斧模型

但同时,斧也有不少缺点:

一,和同等柄长柄武器相比,斧的攻击距离较短。这个属于先天不足。由于斧的重心靠前,因此在双手挥舞的时候,必需一手靠前一手靠后,否则无法拿稳。这样一来,斧的攻击距离便比同等柄长的矛近了不少。

二,挥舞时需要较大空间,无法密集编队,否则一不小心砍到自己人就悲剧了。

三,斧虽然容易上手,但不易用精,如斧法中有不少勾拿的招数,只有武艺精熟之辈才能掌握。

四,从格斗角度来讲,斧变招较慢。另外不少人在格斗时,躲过对方的攻击之后都会试图去控制敌方持械的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使用的是刀剑,自己在控制对方兵器时就容易被利刃所伤,而如果对方使用的是斧,则只需要抓住他的木柄就可以了。

▲妇好墓大铜钺

总体而言,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军队都大量装备战斧,但中国军队却是一个例外。从商代开始,到清代为止,中国军队一直零星的装备过一些斧钺,但却没有大规模装备过。在原始社会和商代,石质和青铜的钺一度比较流行,但从西周开始,到秦代为止,中国军队的主要武器改为戈、矛、剑、戟。这点与其他国家有明显区别。秦代以后,军队的主要武器是刀和矛,部分朝代的军队虽然也装备过一些斧,但斧一直都不是主要兵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