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中国新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的演进使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中等收入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和TFP较快增长,促进了GDP增长和整个经济TFP增长,成为大国经济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重要原因。且中国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前后的一段时间,制造业占GDP比重应保持在28%至30%之间。而商品流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其地位已由传统观念中的“士、农、工、商”的末端,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两者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既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
二.存货核算
从存货核算上看,商品流通企业在存货种类上主要经营过程只有购入货物和销售货物,没有生产过程,因此其存货以及为自身经营而准备的自用材料物资的等。而制造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在存货核算上最大区别就是它自行生产。最重要的是,因企业获取存货的方法和性质不同,核算存货采取的方式也就不同。商品流通企业是按提供的分类核算指标不同,将其分为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而制造企业按其生产的复杂程度分为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另外,在适用的会计科目上,商品流通企业因其经济业务的独特性及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需要,企业会计制度上专门为商品流通企业设置了一些会计科目,如在资产类设有“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等科目,在其他方面会计科目则大体上与制造业相同。
三.收入核算
收入核算上,例举提供劳务收入,劳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劳务作业而取得的收入。制造企业一般采用销售法确认劳务收入,同时,因该收入不属于主营业务,所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而商品流通企业通过代购代销劳务取得收入,在此过程中双方签订商品委托代销购销合同,通过视同买断方式以及收取手续费方式获取劳务收入。俩者在劳务收入的相似之处是都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的估计,分别予以确认和计量,如若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的劳务收入。
四.成本费用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上商品流通企业主要业务是购、销、存活动,其成本费用一般表
现为所销商品的进价成本以及所耗物料、折旧、支付的人工费用等经营费用和相关税费支出。而制造企业产生成本费用的过程就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过程就是各种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最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反映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