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过来只要不到两个小时,太方便了”“两天就可以把九寨沟、黄龙耍完”……今年国庆假期,黄龙九寨站建成通车后,不少游客选择坐动车前往阿坝看风景。在即将到站前,游客们在憧憬九寨、黄龙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之时,也会望向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旁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纪念碑红军塑像高举的步枪和鲜花熠熠闪光,让人们想起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段艰苦的岁月。
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红战驻留于阿坝州的雪山草地,走遍了藏乡羌寨。阿坝州也成为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人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自然环境最恶劣、召开重要会议最多、解决政治问题集中的地区。近年来,阿坝州发挥红色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织密重点领域安全防护网,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推进,守牢安全底线,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通生命的“路”
路,在地域广袤、路途艰险的阿坝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89年前,红军长征穿越的松潘草地,包括今天四川阿坝州的松潘、红原、阿坝、若尔盖等县,当时沼泽遍地、烟瘴笼罩、征人难行,如今通动车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阿坝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如果有路就好了。”看着动车带来的人流,茂县居民、红军文光华的后人文宁感慨良多,不由得想起父亲的喟叹,有路的话,当年就能有更多的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2022年6月10日凌晨,马尔康草登乡连续发生5.8级和6.0级震群型地震。震中草登乡斯拉尔底村因上山道路被坍塌的石块堵住,通信、电力等设施损坏,成为“孤岛”。救援人员爬山涉水近9小时才到达,疏散群众至安全区域,排查搜救被困人员,救治转移受伤群众,搭建临时救灾帐篷……
“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应急救援力量数据库的建设,阿坝州迅速调动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转移安置2万余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阿坝州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州进一步完善全州应急救援力量数据库,每年四次动态更新全州救援队伍及装备物资台账,建立应急救援力量常态化管理调度机制,提升应急状态统筹调度能力。
这远远不够,阿坝州正在积极谋划“三断”条件下应急救援能力提升。
就在不久前,阿坝州自然灾害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在小金县日尔乡举行。演练主要模拟日尔乡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山体垮塌、人员伤亡和被埋被困,道路、通信、电力中断,基础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与此同时,震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多处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为迅速获得灾区信息,应急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成都站KA-32直升机立刻出动执行空中灾情侦察任务,第一时间将受灾情况报告给指挥部,为抢险救援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统计,阿坝州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8000余场次,进一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锤炼救援队伍,提升救援能力。同时,阿坝州组织开展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研究,加大对通用航空企业参与应急救援的支持力度,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应急救援航空分中心以及直升机停机坪建设。截至目前,该州共建成直升机停机坪13个、直升机航空取水点22个,常年驻防直升机2架。
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网”
阿坝州幅员辽阔,既是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又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26.48%,是西南重点林区之一,在全国、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也给阿坝州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森林草原防火任务艰巨且道远。
“你收到微信群里转发的《阿坝州森林草原防火法七条》通知了吗?秋冬季天气干燥、大风天气多,一定要严防森林草原火灾。”随着进入秋冬防火期,阿坝州各地防火宣传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在源头上消除各类火灾安全隐患,增强群众森林草原防灭火意识。
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阿坝州是有过深刻教训的。2020年2月12日,红原县瓦切镇发生草原大火,过火面积达2000余公顷。因冬季草原气候干燥、风力较大,导致火线较长、火势较猛,明火被扑灭后又多次复燃,前后历经72小时才最终将火灾扑灭。所幸,过火的草原没有重要设施设备、畜牧基础设施和牲畜,未造成人员伤亡,无牧业设施和房屋等财产损失。
同年7月,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导组赴红原县,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对森林草原火险隐患排查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等方面进行重点督导,要求聚焦短板弱项,抓住关键环节,加强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为进一步筑牢全民防火意识,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阿坝州在金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马尔康市等10个县(市)的矿山企业、重要林区、景区景点等高火险隐患乡镇、企业、区域相继组建22个森林(草原)消防站,前置防灭火物资装备,1000余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在38个高火险区域靠前驻防、带装巡护,进一步落细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措施。
红军当时走过的草地荒芜人烟,如今已是绿草如茵。在若尔盖草原上,视野开阔地带常常设置有防火哨,并且有专人在这里巡护,避免灾害火灾发生。如今,防火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专职巡山员制度和村寨全体村民轮流值班制度等两项制度全面推行,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并将防火哨值班值守纳入村规民约,最大限度将森林草原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遏制在成灾之前。
2024年3月,《阿坝州森林草原防火“法七条”》印发,旨在坚决做到“管住火、管住人”,坚决守住“两个确保”工作底线,对违法违规用火实行“零容忍”,做到发现一个、严惩一个。阿坝州森防指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法七条”实行以来,各地持续展开宣传,确保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在社会公众、干部群众心中“警钟长鸣、入脑入心”,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播种安全“种子”
阿坝境内依然还留存着当年红军刻下的标语口号和留下的遗址遗迹,红军在这里遍撒革命火种,宣传革命真理,篆刻革命标语,广泛发动群众,各族儿女积极参加红军。
“读红军留下的标语,深受教育,宣传不是喊口号,空洞模糊、缺少实际行动意义的标语不能让群众关注和警醒,只有符合实际、贴近群众,才能自然而然被群众理解和接受。”阿坝州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对于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救援力量相对不足的阿坝来说,安全宣传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尤为重要。
“1935年6月26日,在四川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统一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近日,一堂特殊的党课在阿坝州小金县的两河口会议纪念馆举行,来自阿坝州各县应急管理系统的数十名年轻干部,正认真聆听老师讲述两河口会议的历史。
与此同时,小金县的街头熙熙攘攘,居民不约而同向会师广场旁聚集。在这里,小金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多个部门携手,与电建水电开发公司阿坝片区发电公司等联合举行安全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各类安全知识,以及自然灾害避险技能。
安全防范要找准问题、防到点上,安全宣传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有在宣传力度、可持续上保持韧劲,在宣传方式上有所创新,才能真正让群众对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在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原县,安全宣传教育被作为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红原县采取“面对面”“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村社、进校园、进寺庙、进景区活动,召开坝坝会,在全县重点部位、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努力营造干群协作、线上线下融合宣传的工作格局。
“5·12”地震后,经过灾后重建,小金县和阿坝州的其他地方一样,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居住在这里的红军后人不由得感叹,“我们现在过的日子,是长辈们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
“跟着走”是广大红军在长征中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的坚定理想信念,“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是阿坝应急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主动担当。阿坝正以锐意进取的斗志,以迎难而上的信念,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在川西北高原绘就平安底色。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