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环球健康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在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等作出布置。在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方面,提出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强化师承教育,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

其实中医也有急诊学,甚至有时候中医比西医见效还快。

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的能力,或许会让很多人有些不解:因为在大多数国人眼中,中医主要是治未病,治慢病,防病于未然,而急诊完全是西医负责的事儿。

1、为什么在国人眼中会有“中医不治急症重症”的这个印象?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

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其中总论1卷,解毒急救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共计233门。

罗侃:说到国人对中医的这个误解,不得不说,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中医近50年发展很缓慢,所以导致很多人对中医的误区。

不信?那让我们坐下来,和《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综合内科主任罗侃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主任曹锐一起聊聊,听听他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中医药应急救治的案例,并把脉中医未来,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中医应急救治的能力。

为什么近些年来中医急症发展这么缓慢呢?首先就是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对中医产生的挑战。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输入,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也逐渐导致了对中医的疏远,只要治急症就会去找西医,人们也就形成了这个并不准确的观念,中医药的急诊事业发展也就相对放缓。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医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000多年前的中医里就有心肺复苏的做法,《千金要方》等古方中有大量的急症治疗方法,如急性中毒的处理等。所以说中医在治急症方面很有研究,并不是不治急症。

最可怕的一点是,好多中医大夫也认为中医不能治急重症,中医治急症有风险,有急诊病人了就让病人去看西医,这种做法也加重了老百姓“中医不治急症”的观念。所以,李克强总理提出大力发展中医是很正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一直是中医用于治疗急症的必备要药。在民间一直被奉为中风急救“神药”。

曹锐:中医在临床上并不是不治急重症,比如中医急救有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这些都是老中医们一直在用的,疗效也是很好的,比如治疗出血用三七粉,包括重症感染的患者,中药都有相应的药方,都是有明确疗效的。

目前国人对中医不治急重症的这种想法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主要是因为近30年西医发展很快,加上在政策上要求急症需明确诊断,加上西医检验诊断方法的优势,所以,相比之下,中医在救治急重症这方面有些萎缩。因此,现在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的情况下这些是需要宣传与推广的。

2、中医急诊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是否仍然在做急诊治疗?

罗侃:事实上,中医在目前的急诊治疗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只不过很多人去看急症,都以为只是现代西医的功劳。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引进来了,但在人们的健康上并不能起到完美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急症的不同发生发展阶段会使用不同的手法,在某些阶段是离不开中医的,比方说病人血管堵了90%,用一个支架就能有效解决,这是需要西医,但是再堵了怎么办,那就需要中医活血化瘀,使其通畅。比如中医常用的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心脑净等等,在安贞、天坛等西医院的急诊中使用非常普遍,也用的很多。

曹锐:目前中医急诊的现状是即便在中医院里急诊大多是西医治疗为主,所以中医被弱化了,而且在急诊治疗过程中,西医的药物使用、治疗器械等更为便捷,也加大了西医的使用率。中医急诊中如果需要用到药物,有的是汤剂,而煎药需要花费时间,耽误了很多救治时间,再比如有些发热,需要放血治疗,谁来操作?那不如喝点退烧药更快更安全,所以这也影响了中医在救治急重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急诊中,现在也有一些中药注射药和中药制剂,比如有急性脑梗的患者来了,急诊中也会用到清开灵注射液,这就是中医疗法,只是因为西医在急重症的治疗手段更丰富,更有优势一些,中医的治疗手段相对落后一些,所以,中医现在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辅助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疗效也是很明确的,很多西医医院急诊都会用到这个中药注射剂。所以说,中医一直在救治急重症的舞台上,并没有消失过。

还有一点就是,中药引起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西药中的降压降脂药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几乎是1:1。

3、我们知道其实中医也有急诊学,那么中医急诊主要有什么特点?与西医急诊有啥区别?

急性心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紧急状况时若没有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按压内关穴能缓解轻度的心绞痛。在中医急救时会用针灸针刺内关穴达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稍微握拳用力时手腕有两个大筋,从腕横纹向上约两指宽的。

罗侃:过去中医治急症发展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临床当中向医生提供治疗急症的手段和药物太少。但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中药新剂型的产生,如注射液、喷雾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在中医治疗急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要说中西医治急症的区别,中医治疗急症是标本兼治,而西医在急症的处理中往往只是治标。以肾结石症为例,结石症虽说是慢性病,可一旦急性发作病人疼的不得了,这就是急症。西医会给病人吃镇痛药,可是结石依然存在,而中医可以先用针灸缓解疼痛,然后用一些中药软化结石,使其逐渐排出体外。

所以总结起来,也就是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标就是解决目前最紧急的症状,而中医治本就是从根上来彻底解决病症。

曹锐:在急重症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的区别很大,比如,面对急性心脑血管的患者,西医救治可能侧重是尽快通血管、溶栓,打通血液循环,而中医是在开窍、醒神、解毒等方面进行治疗。比如一些中风患者在溶栓后可能还会昏迷,西医可以监测生命体征,但是没办法让他摆脱昏迷症状,中医就可以使用开窍、醒神的汤药促进患者清醒。

中医治急症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中医治急症能调动机体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除了直接救助受损害的脏器以外,还能让机体自身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40多岁的大面积脑梗患者从急诊收进来,做了溶栓治疗后,血氧饱和度监测一直不太好,上了呼吸机,但是脱不了呼吸机,20多天一直昏迷不醒、发烧,没办法了,我们中医就开了一些化痰、开窍、醒神的汤剂,通过鼻饲喂药,一周后就体温正常了,神智清醒了,他左侧偏瘫,医生让他动动右手,他就能慢慢动,很快就出了ICU。这些案例在临床很多,现在这个患者恢复良好,前段时间还回来复查。

4、在急诊临床中有哪些比较好的中医急诊救治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医治急诊的优势。

1961年底,时任印尼总统苏加诺肾病严重。总统医疗组认为,只能切除左肾。但苏加诺不愿开刀。在周恩来的安排下,1962年1月中国派出以泌尿外科教授吴阶平为组长的医疗小组,携带大量中草药及器械赴印尼。采取中医疗法为苏加诺治疗了三个月之后,他的肾功能有部分恢复。

罗侃:要说起中医治疗急重症的案例其实有特别多,而且我们中医都走出国门了。30多年前印尼总统苏加诺,得的是肾结石,西医要开刀治疗,他不肯开刀,就从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请了几个老大夫去治疗,结合扎针灸和服用中药,最后石头都排出来了,治好了。结石病虽说是慢性病,但发作起来疼的不得了,是一种急诊,用中药化石利尿,逐渐把石头给化掉排出来了。这样的案例很多。

曹锐:临床中这种例子太多了,中医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说几个比较近的例子吧:春节期间,流感暴发,我们医院眼科的一个大夫高烧5天,最高到39度多,一直退不了烧,后来到我们中医科来,正月初七我给他开了五付清热解毒的中药,吃了一付就退烧了,正月初八就逐渐下降到36.4,不再高热,两天体温就恢复正常了!

罗侃:首先要说什么是急症?

5、中医急诊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治法是什么?中医急诊主要是治疗哪些急症重症?

凡是发病急,病重,或是原有慢性病突然间转重转危,如果不立即进行治疗,不立即进行干预,就会危及病人生命。这些在中医和西医中都算是急症。可以说,高热、厥脱、昏迷、抽搐、心衰、肾衰、脑出血、脑梗、呼吸衰竭、肾功衰竭等等急危重症,中医都有方法和手段,但也不能说中医就能包治百病,只是在疾病的不同发生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手段。

每个疾病的手法都是不同的,其实中医治疗的范围并没有限制,可以说是所有急重症都可以用中医治疗,但是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是包打天下的,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了急诊,先用西医的方法放入支架,或者溶栓,先保持血管畅通,保住生命后再用中医治疗,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等,尽量降低以后的栓塞发病几率。

6、面对这种重慢病,防未病的现状,如何做才能提高中医应急救治能力?从政策,人才技术,医院配置等角度来谈谈。

其实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在急重症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的中医治疗手段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急诊患者心绞痛了,那我们可能会先用针灸扎内关穴,缓解疼痛症状,再进一步诊断,找出确切病因,然后开出中药,帮助活血化瘀等。

罗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亟需国家的政策支持,比如《中医药法》能通过的话,就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现在我国中医院太少,很多中医学生毕业后还得去西医院,希望国家加大中医院的建设力度。

再就是要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改革,如中药剂型的改革等。而且现在的中医分科很有问题,盲目的和西医攀比造成中医分科向西医分科靠拢,这样做会限制中医的发展,中医应有适合自己的分科。

对于人才培养方面,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中医里很多知识是不能标准化地写成教科书的,因为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对于不同对象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要辩证地治疗。所以中医讲究一个传承,由老师带徒弟的方式将中医药知识传承下去。

在人才培养上,目前中医也类似于西医分科很细,其实这样不利于中医的发展,中医本身就是全科的,所以现在还是要重点培养中医医生的全科诊断治疗综合能力。

曹锐:在国家大力推广中医,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政策上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政策,降低中医治疗风险,保护中医发展。

对于社会办医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中医的方式,但是要按国家标准严格管理,严格准入,只有严把关才能保证中医药的健康良性发展。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