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

读巴金先生小说《家》有感:

文/姜磊

旧家庭的悲歌与觉醒之光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想有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家是爱的港湾。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幸福的家。今天我们来阅读分享巴金先生的一部小说《家》里面的爱恨波澜,和对封建旧社会家庭的反抗精神,激励我们要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争取自由的爱情,冲破束缚,成为自信的独立的个人,不再困在家中,无法自拔。

巴金先生的《家》,宛如一部震撼人心的时代交响曲,奏响了旧家庭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悲歌,也闪耀着年轻一代觉醒与反抗的希望之光。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沉浮,让我们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家》描绘的高公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堡垒。在这里,等级森严,长辈的权威不容置疑,传统的礼教观念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高老太爷作为这个家庭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他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和家长独裁,是造成这个家庭诸多悲剧的根源。在他的眼中,子孙们只是他维护家族尊严和延续家族香火的工具,他全然不顾年轻人的幸福和理想,强行安排他们的命运。这种封建家长制的专横,让生活在高公馆里的年轻人们喘不过气来,他们的青春和梦想被无情地碾碎在封建礼教的车轮之下。

与觉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觉慧。觉慧是一个充满和反抗精神的年轻一代的代表。他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对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渴望。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阅读进步书籍,在新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黑暗。他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婢女鸣凤相爱,并试图为她争取自由。当鸣凤被迫嫁给冯乐山时,他的反抗意识被进一步激发。觉慧的反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家庭中面临着来自长辈和传统观念的巨大压力,但他并没有退缩。他敢于和高老太爷顶嘴,敢于违背家族的意愿,最终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觉慧的形象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他象征着年轻一代在封建礼教的黑暗中觉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旧家庭、旧制度发起了挑战,为自己的命运开辟新的道路。

觉新是《家》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善良、聪明且有理想的青年,但却在封建礼教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他深爱着梅表妹,却因长辈们的一句玩笑话而娶了瑞珏。面对命运的不公,他虽然内心痛苦,却不敢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他试图在封建家庭的规矩和自己的情感之间寻找平衡,但这种努力往往是徒劳的。他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孝子贤孙”的角色,为了维护家族的表面和谐,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理想,甚至在妻子生产时,因封建迷信而让她搬到城外,最终导致了瑞珏的死亡。觉新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对人性压抑的典型体现,他的无奈和悲哀让我们看到了在旧家庭中,那些被传统观念束缚的人们是如何在痛苦中挣扎,却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

梅芬也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性。她与觉新青梅竹马,却因家庭的原因不能在一起。她在封建婚姻的折磨下,逐渐失去了青春的活力,最终在痛苦和抑郁中死去。她的命运和鸣凤一样悲惨,她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们的遭遇反映了在旧家庭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爱情和幸福只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除了觉新和觉慧,《家》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鸣凤是一个美丽、善良且坚强的婢女,她对觉慧的爱是那么纯粹和真挚。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下,她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她无力反抗自己被卖给冯乐山做妾的命运,只能以投湖自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爱情。鸣凤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她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社会中,底层人民尤其是女性的悲惨命运。她们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只能任人摆布,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家》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它对封建礼教背后复杂社会关系的揭示。在高公馆这个大家庭中,不仅有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矛盾,还有家族内部各房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些斗争围绕着财产、权力和地位展开,使得家庭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封建礼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些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表面上遵循礼教,实际上却利用礼教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对封建礼教虚伪性的揭露,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旧家庭、旧制度的腐朽本质。

《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封建家庭的批判,更在于它对人性、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在压迫下的扭曲,也看到了在困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觉慧的反抗体现了人性对自由的追求,鸣凤的自尽则体现了人性的尊严。巴金先生通过《家》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性的光芒也不会完全熄灭,总有一些人会勇敢地站出来,为了自由、平等和尊严而奋斗。

从文化层面来看,《家》反映了“五四”时期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巴金先生通过对高公馆年轻一代的描写,展现了新思想对年轻人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接受新思想过程中的挣扎与觉醒。在“五四”新思潮的冲击下,年轻人们开始对封建传统文化产生质疑,他们渴望摆脱旧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家》不仅是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它记录了在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

在艺术表现上,巴金先生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塑造见长。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微,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喜怒哀乐。例如,在描写觉新在爱情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时,巴金先生通过对他的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将他的痛苦、无奈和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巴金先生对环境的描写也颇具特色,高公馆的庭院、房间布局等细节描写都为故事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与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相互呼应。

读完《家》,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它让我们对封建礼教的残酷和旧家庭的腐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对那些在困境中挣扎、反抗的年轻人们充满了敬意。这部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回顾历史的道路,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平等。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历史,防止封建思想的残余再次侵蚀我们的社会,同时也要鼓励年轻人保持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在当今社会,虽然封建家庭制度已经成为历史,但《家》所传达的对人性、对自由的追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2024.11.3日

我们出生在新中国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如火的去创造新生活,撑起一个家,撑起一片天,撑起一个美好的未来。

家读后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