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国际减灾日?它与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有什么区别?
答:1989年,联合国大会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2009年,联合国将纪念日期改为10月13日,此后每年10月13日都会举行国际减灾日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减少灾害风险的认识。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2021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
3、地震要素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灾害的大小呢?
答: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强调在新冠肺炎流行和灾害风险日益复杂的状况下,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着力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地震预报在国际上也是难题。我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地震预报探索,在辽宁、新疆、云南等地实现过多次成功预报,其中,20世纪70年代辽宁海城7.3级地震预报最为著名,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预报案例。总的来说,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预报。但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4、地震预报目前的水平如何?
答:地震要素为发震时间、位置、震级与震源深度。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对地震的防御状况以及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等。震前进行防灾救灾的科普知识教育,有计划地进行救灾演练,可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素质和能力。历次地震实践表明:自救互救是震后抢救生命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经过训练的居民,开展自救互救会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在震后安置、社会安定等各方面,训练有素的社区组织、志愿者和居民能够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6、围绕着地震监测预报,武汉市做了哪些工作?
5、武汉市属于全国地震偏安全城市,为什么也要重视防震减灾?
答:从全国总体情况上看,武汉属于地震偏安全城市,但武汉市属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该地震带包括1631年湖南常德6级地震,1856年湖北咸丰大路坝6级地震,1624年扬州6级地震,1917年安徽霍山6级地震,1979年溧阳6级地震等,具备5-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历史上,1917年安徽霍山6级地震波及武汉,就有报纸报道塌屋数10处,压死4人。2005年九江瑞昌5.7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9年孝感4.9级地震均波及武汉,造成大面积有感,社会影响比较大。更重要的是,武汉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产业密集,老旧建筑多,因此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答:地震时应就近躲避,避免被坠落物品砸伤,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室外应尽快跑到体育馆或者操场等空旷的地方。
答:地震监测方面,武汉市建立了地震前兆、测震、强震、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宏观等监测系统,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武汉市地震局)设有监测中心,24小时不间断人员值班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在地震预报工作方面,武汉市建立有地震月、季、年会商制度,探索地震的有效预报。除此之外,武汉市还在积极开展震害防御、地震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城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普及地震避难避险知识,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高楼区由于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好,地震时可能会有物体震坠,不建议立即撤离,撤离也需要远离建筑物。
8、为什么160米以上超高超限建筑需要安装强震动监测设施?
地震袭击时选择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的重心。环视周围是否有桌腿等牢固的物体并抓住它。尽可能地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一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要乱挤乱拥;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不可跳楼跳窗,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答:160米以上超高超限建筑,属于人口、财富相对密集的建设单元,一旦发生地震受损,其危害较普通建筑更为严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湖北省防灾减灾条例的规定,武汉市16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需要安装强震动监测设施并进行备案,其目的是监测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的反应并对其结构是否受损作出快速判断。
来源: 长江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