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和平听起来充满国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19年至2021年观众留言报道。
■王然郝振国报吴晓彤实习记者
9月18日,观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李博摄
“砰,砰,砰……”12月13日8时30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内的和平钟准时敲响,首批进场的12名观众分成两组,13次敲钟。
钟声,寓意铭记国耻,珍爱和平,回荡在中国每一个人的心中,提醒人们不忘国耻,民族之痛。
“当我敲响和平钟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参观完纪念馆,热泪盈眶的龚娜在留言区的一张书桌前拿起笔,写下了“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八个大字。龚娜是一名教师。这是她第二次参观纪念馆。她希望与她的学生分享她在纪念馆看到的一切。
自2014年起,这里成为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场所,前来参观纪念馆的游客越来越多。像龚娜这样的参观者还有很多,他们以文字留言的形式在这里留下参观感受,留下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纪念馆静心厅的墙上镌刻着朴素的和平祷文,留言簿上写着真挚的家国情怀。日前,纪念馆与国立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所对2019年至2021年的观众留言基本情况和文字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形成了互动研究样本。
2021年国内外观众留下的高频词云图。李晓辉的画
每年观众超过百万,年轻观众比例超过80%。
“让观众参与敲钟仪式,是希望他们在庄严的仪式中有一种沉浸感,真正理解‘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意义。”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过去的苦难,现在的使命,未来的梦想,此刻萦绕在中国每一个人的心中。”正如一位参加敲钟仪式的观众在纪念馆所说,我们不应该忘记前辈的牺牲,因为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年参观人数高达800万人次。自2020年起,纪念馆实行预约参观。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游客平均人数仍保持在100万以上。
纪念馆历史展厅尾厅的黑色长桌上,静静地摆放着一排留言簿。从展厅出来的参观者,大都会在这里驻足,拿起留言簿阅读,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
2019年至2021年,纪念馆共收到参观者留言221939条,其中国内参观者留言220375条,境外参观者留言1564条。从年份来看,2019年收到观众留言146432条。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纪念馆采取了闭馆限流等防控措施,参观人数和留言减少。2020年收到观众留言29724条。截至今年10月23日,2021年共收到45783条观众留言。
“我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我们都应该记住,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愿世上不再有战争。”一个17岁的青年在参观后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海量的消息库中,和他一样,00后聚集成了一个庞大的消息群体。
据统计,该馆年轻参观者特征明显。国内外留言观众平均年龄23岁,其中90后留言观众占比最高,并呈逐年增长趋势。90后、00后的消息查看者占总数的80%以上,是无可争议的消息主体。
一条又一条留言,写着参观者对84年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和对祖国的强烈期望。有些留言的观众甚至不知道怎么写。在留言时,他们注明是母亲写的:“第一次和母亲来到这里,我很难过。愿天下太平。”温情的话语传递着展后的美好祝愿。
年轻观众参观后有了更多的思考。一位25岁的观众评论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她有同样感受的留言不在少数。许多年轻一代在留言中表达了内心的悲痛,并表示将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后代应该做的是记住过去的苦难,努力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80后留言群体多为父母,对战争对家庭的破坏尤为愤慨。一位34岁的观众评论道:“我充满了悲伤。这么多人,看到遇难者中有这么小的孩子,就更难过了。作为母亲,我不能忘记。”另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士带着孩子看完展览后留言:“我是河北的护士,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今天我带家人来,是为了珍惜历史,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教育孩子成为国家栋梁。”选择纪念馆作为子女教育场所的观众不在少数。很多人留言说,等孩子们长大了,一定要一起去纪念馆看看,告诉他们,和平来之不易,只有努力,才能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根据年龄分析发现,中国年轻女性对历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90后和00后女性占国内留言观众的59.77%,留言受众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各类企事业单位员工、军人、政府官员、个体和商业服务人员、农业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等群体。
2021年国内消息观众年龄结构。王新智途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高频留言的主题。
纪念馆不仅是展示史实的地方,也是重构记忆的地方。帮助参观者实现从“感知”到“情感”的转变,在回顾战争创伤中延续和平与大爱,在铭记屈辱历史中实现国家今日的富强。
数据显示,“历史”、“铭记”、“和平”、“中国”、“遗忘”是国内外受众留言中的高频词。其中,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超过6.7万条,成为留言最多的主题。“和平”二字与大部分关键词息息相关,可见很多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思考过和平。
“从高频词中不难感受到游客的共同心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安能好,与“爱家”“爱国”相一致的家国情怀在留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要自强”出现6564次,“振兴中华”出现14409次。
“国耻”、“牢记”、“初心”、“使命”、“自强”、“强大祖国”、“振兴中华”等关键词处于语义网络结构的中心,许多观众表达了“缅怀先烈”、“好好保护我们的国家”的愿望。
许多观众在留言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我爱我的祖国”,“愿我的祖国繁荣富强”,“我要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愿祖国越来越强大”。21岁的云南学生朱敏写道:“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好地前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园,珍惜和捍卫我们想要的和平。”
纪念馆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国内外观众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推动“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记忆走向人类共同记忆。
2019年,来自72个国家的外国游客参观了博物馆,留下了涵盖27种语言的数千条信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后说:“南京大屠杀让我热泪盈眶。我强烈谴责日军的暴行。我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希望未来的世界充满和平。”来自南非的瑞安写道:“在中国生活了三年,看到这些居民遭受的破坏和心碎,我更加热爱这个国家。感谢纪念馆让我更加了解历史。”
许多外国观众在参观后才真正了解这段历史,而“相同”一词在留言摘要中被频繁提及,与“大屠杀”、“铭记”、“历史”、“未来”等词密切相关,表达了对人类和平的同情和祝愿。
2021年国内消息观众职业分布。李晓辉的画
纸张是短暂的,未来受众信息将被数字化。
每一条观众留言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每一条留言的背后都是直接的精神共鸣。
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消息内容各有特点。在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历史纪念日,观众以抗战为契机,留言抒怀:“九一八事变是国难的开始;南京大屠杀是国难的延续。中华儿女,请团结一心,勿忘历史,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清明节期间,许多游客来到博物馆祭奠受难的同胞:“清明节是对精神的祭祀,感谢你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明节不仅祭奠逝者家人,也祭奠80多年前死去的无辜同胞。”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信息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在中国的广泛普及。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只有敬畏和正视历史,才能真正拥有和平。已故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表示,许多观众在留言中提到了“记住历史,不要仇恨”。许多观众留言感谢在战争期间伸出援助之手的国际朋友,发出“我们处于和平状态,但世界仍处于战争状态”的感慨,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际主义和世界和平的愿望。
重温昨天的历史耻辱,就是获得今天奋进的动力。近年来,纪念馆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国家立场和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向世界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同时,纪念馆注重提升参观群体的参观体验,注重青少年教育,结合历史纪念日,开展模块化、差异化的教育项目,定期举办《和平颂》等活动,讲述抗战故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国同胞互助、战后审判等。,从而不断增强展览的叙事效果。
“消息是纪念馆和观众之间的纽带,从中可以看到观众的心声,了解观众的需求,掌握观众的动态。短信论文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展览、教育和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纪念馆副馆长石鹏程表示,下一步将把观众的留言数字化,保存起来,分析好,利用好。
“昭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张建军说,战争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平的珍贵。纪念馆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史为鉴,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进一步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贡献力量。
2021年国内外观众留言主题及关键词。刘运志图
国防广角
让世界知道真相
近年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与相关单位共同探索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国际传播,致力于更好地向世界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推动其从民族记忆走向人类共同记忆,不断提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学术研究
2016年,纪念馆开始建设全球首个南京大屠杀研究专业数据库。
2018年,纪念馆开始对全馆收藏的约18万件藏品和史料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对数字化数据进行深度加工。项目启动以来,已对专题类、实物类、纪念类、纸质类四大类5万余件(套)文物藏品进行数字化整合。目前,数据中心平台已通过验收,正式上线后将成为面向全球开放的南京大屠杀研究专业数据库。
2021年,纪念馆出版了10余种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其中英文版1本,德文版1本,日文版2本,英文版3本。
国际交流
纪念馆与国际安全区朋友的后代保持正常联系。2018年12月13日,克里斯·马吉在纪念馆举办“历史、和平与发展——马吉祖孙南京影像”展览;2019年7月,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邀请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约翰·马吉、理查德·布雷迪的后代来宁,追寻先辈的足迹。
国际传播期刊《南京国际和平通讯》在纪念馆创刊,定期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近千名日本友人、500多名外国友人和全球400多个侨社。
近年来,纪念馆广泛接触和招募国际志愿者,由他们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发挥他们在历史研究、文史资料翻译和国际交流活动中的专业特长。目前,纪念馆有来自31个国家的172名国际志愿者。
每年12月13日前后,纪念馆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系全球400多个华侨组织,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行海外公祭仪式,并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提供配套资料。
国际交流
近年来,纪念馆先后在联合国总部和法国、美国、丹麦、日本等国举办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和歌剧巡演,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表达中国人民以史为鉴、维护和平的愿望。
2016年10月,法国钢城和平纪念馆举办“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历史展;2018年6月,“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记忆”历史展在捷克布拉格斯莫霍夫国家大厦举行;2019年,江苏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在奥地利柏林、汉堡、维也纳巡演;2020年11月,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展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展出。
在国内,纪念馆也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传播。
从2019年到2021年,在纪念馆史料展厅的南京大屠杀史料展留言簿上,共有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参观者留言1564条。纪念馆对观众留言进行分析,作为智库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个主要项目而设立。
今年12月13日,纪念馆举办第三届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以“共同体”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和平海报作品。截至10月30日,组委会已征集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173件有效展品(组)。
数据整理:潘迪
资料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立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所。
本文发表于12月15日《报》第10版。
来源: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