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明星八月榜#
在我看来,HiFi圈是一个又宽又小的兴趣圈。“广”和“小”看似不一致,但在HiFi圈子里却是成立的。首先,HiFi是什么?HiFi完整的表达就是高保真,直译为高保真,指的是声音的高度还原和再现。理想情况下,一套HiFi系统还原的声音与录音场景高度相似。
所以HiFi爱好者本质上追求的是更好的声音。试想一下,你在买耳机的时候,是不是也想买一副同等价位音质更好的耳机呢?如果你有这个想法,那么你也是泛HiFi圈的一员。
在真正的HiFi内部人士看来,你和普通用户没什么区别,只是想买一副更好的耳机而已。HiFi不仅选择好的耳机,还包括前后端、电线、音响等一系列设备。只有折腾这些东西的发烧友,才会被这个圈子接纳为其中一员。
作为一种爱好,HiFi的“普遍性”与“小众性”并不冲突。
HiFi爱好者一般根据使用的设备分为不同的群体。早期的HiFi爱好者大多是音响爱好者,而从随身听时代走过来的HiFi爱好者大多以耳机为主。他们在圈内一般被称为:音箱党和耳机党。
因为耳机的使用更广泛,门槛更低,大部分HiFi爱好者其实都是耳机党。HiFi耳机的传统品牌大多来自海外,如铁三角、AKG、森海塞尔、索尼、柏雅等。他们基本上成立于五六十年代,技术基本上来自二战时期的声纳和无线电工厂(比如白亚就是德军的军品供应商之一)。
注:全球首款动圈耳机DT48(来源:极地音频)
随着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复苏,喜欢音乐的人开始追求更好的声音。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HiFi的概念逐渐成型,发展成为一个以音乐为依托的新的利益圈。相比欧美,国内HiFi行业起步要晚很多。早期广东出现了一批OEM厂商,逐渐发展出HiFiman等自主品牌。
现在说起HiFi,很多网友都会想到一个网络梗:“HiFi就是玄学”。作为一个曾经的HiFi爱好者,我一定程度上同意这句话,但有些夸张。想了解真实的HiFi圈,不妨往下看。逛了几家广州本地的HiFi音像店,带你看看HiFi粉丝真实的一面。
在与门店员工和老板的交谈中,我也了解到了近年来国内HiFi市场的一些变化。
HiFi的新关键词:AGC、便携、线上
HiFi音响店都有类似的陈设。中间一张长桌,配有不同型号的入耳式耳机和便携式HiFi前端。靠墙的架子和桌子一般用来放置桌面解码器、功放和耳机。这些都是给顾客的试听设备。
来源:雷科技
说明我的来意后,店员表示惊讶:“很少看到有人面试我们。你想知道什么?”因为店里没有其他顾客,店员除了偶尔在旺旺上回复咨询信息,基本都是闲着。从店员的自述中,我了解到他也是国内HiFi比赛的金牌得主,在这个圈子里还挺有名气的。
一些专业的HiFi音响店除了提供试听服务,还会作为一些品牌的官方售后点,为用户提供简单的维修服务,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完善服务,另一方面增加收入。
当我笑着问“你不担心我是竞争对手派来的间谍吗?”店员也笑着说:“广州那么多店铺,我对这一行基本了解,而且除非我真的有钱有闲,我想现在不会有人来做这一行的。”
店员坦言,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他们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们不仅不能为客户提供试听场所和服务,一些试听活动也无法举办。“因为缺少活动和交流,加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多老粉都掉坑了,损失真的很大。”
“但我们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咎于疫情。毕竟HiFi圈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以前最火的时候经常爆满,都是为了听各种设备。现在没有,即使是周末,也经常有十几个,而且都是三三两两的来。很难填满这张桌子。”店员的语气中也透露出不少无奈。
此时有两组客户进来试听。在征得店员和顾客的同意后,我对他们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在ACG文化中成长的一代
两组客户中,一组是学生,一组是从事设计行业的上班族。交谈中,有两个同学没有透露自己的预算,说只是想随便听听,听了几个耳机就匆匆离开了。另外两个白领(简称A和B)自带设备。此行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口味的新耳机。
在谈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三家店遇到的四组顾客回答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点:ACG,除此之外还会夹杂欧美流行音乐、轻音乐等回答。就连店长和店员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买HiFi耳机的很多都是ACG音乐入坑,还有吉他、轻音乐等欧美流行和纯音乐,很少有单纯喜欢中文歌的人来买贵的耳机。”
“其实大部分HiFi耳机发烧友都是80后、90后。最近这一代00后,很多都是看日本动画,玩PS主机长大的,所以他们喜欢ACG很正常。而且日本HiFi品牌经常和一些耳机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久而久之和ACG HiFi圈也有了很多联系。”
注:索尼和初音未来联合签名的MDR-100A(图片来源:piapro)。
这时,店员指着占据了两个展位的水说。“很多HiFi品牌都有十几年的历史。这几年HiFi耳机能做大的品牌其实是水于越,销量和用户数都在一线(在HiFi圈)。其实它的特点是有针对性的ACG调音和二次营销,很容易抓住年轻用户,性价比很好。”
来源:雷科技
“ACG音乐主要关注设备对人声的处理。相比低频和高频,中频的人声更容易做特征。而且ACG音乐经常大量使用合成音,对分离和声场的要求低很多,不需要昂贵的耳机也能听到很好的效果。”在我和店员交谈的过程中,有两个学生悄悄离开了商店。
随时随地听歌才是刚需
有趣的是,虽然耳机在声音表现上远远优于入耳式耳机,但入耳式耳机仍然是最畅销的产品,大多数HiFi玩家其实对入耳式耳机情有独钟。因为入耳式耳机更容易携带和使用,可以满足通勤等户外场景的需求。“很多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在办公室戴耳机太显眼了。”
“事实上,便携性一直是市场的主要需求。所有品牌中销量最高的基本都是蓝牙耳机。TWS耳机火了之后,很多传统的HiFi品牌也在做。它们在普通市场卖得很好,但在HiFi市场的反响其实一般。”虽然蓝牙耳机很受欢迎,但在HiFi音像店只有少数TWS耳机和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网上有卖,也不贵,所以平时很少有人专门去听,所以基本上都放在那边的货架上了。”
来源:雷科技
“而且对线下试听的基本要求比较高。”蓝牙耳机虽然方便,但是牺牲了音质,所以往往不是首选。“而且大部分品牌的蓝牙产品线都是面向中低端市场,无法满足HiFi用户的高要求。”
当我问哪个HiFi设备卖的好的时候,店员指了指我面前的桌子:“就你看到的,很多新客户都有1000元左右的预算,而且还是有点舍不得扎堆传统的HiFi前端加耳机,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买一副1000元左右的‘小尾巴’(type-C转3.5mm解码器和放大器一体化配件),所以我们这里的小尾巴卖的很好。
来源:雷科技
店员展示了奥菲、善领、阿尔巴索等品牌的“小尾巴”。“这些都卖得不错,大家还是比较信任老品牌,但是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做‘小尾巴’,所以市场挺乱的。其实真正有技术的一线厂商,基本都是代工工厂的集成解决方案。他们最多能把自己的声音微调一下,卖出去。”
“学生以外的新客户主要来源是收入不错的年轻白领,一般预算会高一些。5000到8000之间,很多人会选择5000以上,2000到3000国内玩家的耳机。”店员展示了几款国产播放器,有的只有手掌大小,有的像砖头,甚至还配有专门的散热支架。很难将它们与“便携性”联系起来。
来源:雷科技
“现在国产HiFi前端在硬件上下了很大功夫。你不觉得这个播放器像砖头,但是里面用的芯片是桌面解码功放级别的。几年前谁会想到可以把台式机带在身边?”相比海外厂商,国产HiFi前端这两年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快速迭代和迎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是主要原因。
高端市场仍然是海外品牌的天下
“一直玩HiFi设备的人,不会局限于入耳式耳机,基本上玩一段时间或者下班后就会买耳机。”这是我后来面试另一家店的时候经理说的。在HiFi耳机圈,虽然入耳式耳机也有高端产品,但如果把整个圈子分为高、中、低端,那么耳机无疑是高端市场。
来源:雷科技
虽然耳机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但是耳机的单价远远高于入耳式耳机,而且往往会带动相关设备的销售。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入耳式耳机的入门标准在1000元左右,顶级配置是HiFi前端加高端入耳式耳机,成本一般在2万元以内。
在高端耳机市场,仅耳机的价格往往就超过2万元,同时还会结合解码、功放等一系列前端和后端设备,构建一个完善的高端HiFi耳机系统,价格往往在5万元以上。而且相对于入耳式耳机市场,耳机市场竞争更少,用户忠诚度更高。
目前国内只有HiFiman有足够的品牌认知度和技术在中高端市场与海外品牌抗衡。其他品牌的产品都集中在50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线,暂时无法在更高价位的产品市场竞争。
来源:雷科技
从一家老牌HiFi音响连锁店的店员处了解到,目前国内高端HiFi用户基本只认海外品牌,如森海塞尔、铁三角、STAX等。,以及HiFiman等少数国产品牌在广泛涉及时会考虑。但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品牌,他们会首先选择海外品牌,高忠诚度是高端HiFi市场的显著特点。
“我觉得国产耳机还是有一些机会的,但首先要有厂商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做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平衡太难了。”虽然我不看好国产耳机在高端市场的表现,但店长还是相信国产HiFi厂商有机会。
“说白了,还是挣不了大钱。市场这么大。真正有钱研发技术的厂商都不愿意进来。之前小米等品牌试水,后来发现市场太小,做不起来。小米一个月卖的TWS耳机,可以顶大部分HiFi品牌一年的销量。”
从线下到线上
如果说HiFi专卖店是HiFi圈子的根基,那么网络上的HiFi社区就是支撑这个根基的分支。正是因为网络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让很多音乐爱好者不经意间接触到HiFi耳机圈,成为其中一员。
在HiFi网络社区,有百度贴吧的知名“耳机吧”、耳机之家(绿坛)、耳机粉丝俱乐部(紫坛)等等。其中“耳机吧”的用户数量最多,但大部分只是想买个几百的耳机。大部分老玩家都转战私聊群或者其他HiFi论坛了。
总的来说,相比十年前的盛况,几大网络社区不可避免的陷入衰退,但不得不说,耳机吧依然是HiFi耳机圈最好的引流场所,甚至是维持国产HiFi耳机圈生命力的关键。
以耳机吧为例,关注它的用户数高达268万。虽然比不上那些千万的贴吧,但单从人数上来说,也是名列前茅的。当然,我们要消灭大量的海军,小号和过去的追随者。实际日活跃人数在1-2万左右(根据贴吧签到记录功能计算),整体活跃用户应该在10万以上。
截取并发布。
虽然人数看似不多,但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真实用户,足以养活HiFi这个小市场的众多品牌。至于另外两个论坛,虽然注册人数80多万,但实际活跃人数分别在2000人和300人左右。
很多国产品牌都是把耳机吧作为主要的舆论阵地来运营的,一些新兴的HiFi品牌也是从耳机吧孵化出来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水于越,同样专注于ACG的天使吉米,以及星歌等国产HiFi品牌。大部分都是在贴吧完成了初期的口碑和用户积累,现在主要的用户来源还是耳机吧。
作为一个在耳机吧混了五六年的人,我在里面交了很多朋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逃”了,即使没逃的也很少在耳机吧里搅了。当我问他们是否还在浏览耳机时,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谁还在浏览耳机?”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随着HiFi圈子的逐渐深入,那些从耳机吧来入坑的人,大部分都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在很多老玩家眼里,耳机吧的网友大多不是真正的HiFi玩家。
大部分人的购买预算会止步于几百一千的蓝牙耳机或者入耳式耳机,只有少数人会购买更贵的设备。在那些老玩家眼里,几千的装备其实没有一个是“发烧”的。
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和当年的我很像。他们迷迷糊糊的进入贴吧,到处问人问买什么便宜的入门耳机。有没有便宜便携音质好的MP3播放器?那时候苹果还在更新iPod,甚至市面上还在流传微软的Zune便携音频播放器(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微软曾经想过要攻击苹果的iPod)。
注:微软Zune播放器(来源:维基百科)
所以我不打算多做评论,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那么这个圈子的没落将是未来唯一的结局。
HiFi爱好者在追求什么?
也许你会有一个疑问:“HiFi粉丝到底在追求什么?更贵的设备?还是声音更好听?”答案自然是更好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比较好?这个时候会有人告诉你:“价格越贵声音越好”,似乎是正确的。
从商品角度来说,号称世界上最好的耳机系统的森海塞尔HE-1价格接近50万元,提供最好的声音还原,但从个人角度来说,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这就导致了HiFi爱好者中的两派:还原派和调音派,其中还原派以追求声音的还原为目的,调音派以“听”为第一要素。
随着HiFi耳机圈的分化,HiFi(高保真)本身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之间的听音观冲突。其实耳机厂商之间也有同样的矛盾。森海塞尔和铁三角都有自己的声音特点,这些特点来自于振膜材质、腔体结构和声学工程师的调试。一个有趣的事实是,HiFi耳机厂商在大部分消费类产品中并不追求真正的“高保真”(真正的高保真产品线往往标注为“参考级”,面向商业市场)。
注:索尼的参考产品MDR7506(来源:索尼)
比如受到众多HiFi爱好者追捧的索尼,一直以高音调音著称,刻意调整的音频曲线可以在流行音乐中表现出更有感染力的声音。另一家著名的日本HiFi厂商铁三角以其妖娆的嗓音表现受到“女声”爱好者(主要听女歌手音乐的爱好者)的追捧。
从HiFi的角度来看,这些产品其实与“高保真”的意义背道而驰,但如果所有耳机的音频曲线都一样,那么这个爱好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一些乐迷甚至闲置他们的高价HiFi设备来检索传统的黑胶唱片和模拟信号录音机,只为感受来自19世纪和20世纪的“经典声音”。也许正是这种对自己喜欢的声音的追求,造就了今天的HiFi圈。
HiFi曲终人已散
在2000年到2015年期间,HiFi其实并不是一个小众的爱好,甚至被称为摄影和模特的大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另外两个圆圈仍然充满活力,而HiFi耳机环却在用肉眼缩小。
甚至很难把这些原因归咎于HiFi设备价格高,因为摄影器材的价格也贵,甚至入门费用也比HiFi高很多。网民中一直有“HiFi毁人生,单反穷三代”的说法,从“严重程度”来看,摄影更胜一筹。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跟一些朋友和店员聊过之后,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原因。
音乐黄金时代的离去
将HiFi设备的火爆时期与流行音乐最具影响力和最受追捧的时期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高度重合。随着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让位于影视剧、偶像和游戏产业,明星的粉丝也从追求歌声转变为追求颜值。
如果你是80后、90后,你可能还记得,你在初中、高中的时候谈过周杰伦、林俊杰这样的歌手,还经常争论哪首歌更好听。近几年,如果你的孩子也长到了差不多的年纪,问他/她平时讨论的明星都是谁,你应该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从世界范围来看,音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远不如20年前。此外,手机游戏等各种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而不是像20年前那样躲在床上用MP3播放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喜欢的歌曲。
甚至我认为娱乐方式的改变是HiFi耳机圈没落的主要原因。就像曾经的主流MP3、MP4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一样,HiFi耳机不会完全消失,但存在感必然会降低。
HiFi实体店独木难支
“虽然要支付店面租金和人工,但是如果能支持的话,我们还是会支持的,因为做这个生意有实体店很重要。像今天这样的维护,试听,活动或者交流,我们都需要一个地方。大家都满意,东西更好卖。”店主看着他的商店,眼里充满自豪。
“当然,线上也是重点。我们也提供线上试听服务,但一般都是那些有备用样机和全款定金的产品,所以经常会有很多人问,很少有人真正下单试听。但对于那些没有当地HiFi音像店的玩家来说,网上试听也是唯一的试听方式,否则只能靠脑补声音‘盲狙击’(意思是不试听直接购买)。”
来源:雷科技
一般实体店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也会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在一家HiFi音响店,店员介绍试听服务时,笑着说:“一般都是店里试听,但如果是老客户,也可以带回家随便听,以后再还。”
虽然从规模上来说,HiFi耳机的市场并不大,但我不认为HiFi的实体店会消亡。正如店主所说,“人总是需要一个可以坐下来交流思想的地方,或者只是听歌。欢迎常来坐坐。”
HiFi被“玄学”标签反噬
如果你经常逛网络论坛,有摄影之类的小爱好,可能会经常听到这句话“玄学HiFi”。HiFi被称为玄学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多数人看HiFi圈,无非就是耳机、音响、CD机等设备。其实还有很多东西会影响到圈内人眼中的“声音”。
即使是最简单的入耳式耳机系统,不同的前端和耳塞套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进一步还有线材的影响。此外,不同的人对听力有不同的看法(对声音的不同偏好),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在一个可怕的民族中有一个可怕的哈姆雷特& # 39;眼睛”,即使是同一个耳机,不同的人听后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来源:雷科技
即使厂商可以通过音频曲线等数据对耳机的声音进行量化,但往往会对个人给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在很多人眼里,HiFi就像玄学一样难以捉摸。如果说个人主观性带来的“玄学”可以理解的话,一些HiFi厂商正在试图将“伪科学”引入这个领域。
“你听说过量子HiFi吗?”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到了店长爽朗的笑声:“那东西纯粹是骗人的,脑子有洞才相信。”事实上,在传统的HiFi市场,几千上万的高价线材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智商税”,新兴的“量子HiFi”更是匪夷所思。
来源:淘宝
有兴趣可以打开淘宝,搜索关键词“量子HiFi”。如果你对高能物理有一定的了解,你一定会获得半小时的快乐。
我在网上HiFi论坛调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热帖,楼主宣传他的飞秒时钟可以大大提高音响设备的声音性能,只要600元就可以竞拍到6万元的设备。为了宣传这个飞秒钟的效果,楼主甚至引入了平行世界、时间空主播等科幻术语。如果不是看到标题讨论HiFi,我会误以为楼主在研究时光机。
来源:网络
在我看来,声音作为一种可以量化的物理现象,不应该是“难以捉摸”的。如果能以更规范的方式来衡量,应该对整个HiFi行业的发展更有利,至少可以赶走那些单纯用概念欺骗消费者的劣质品牌和厂商。
HiFi的未来在哪里?
HiFi的未来在哪里?入耳式?头戴式?还是最火的TWS耳机?面对这个问题,店长想了很久,最后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HiFi播放器追求的是更好的音乐,未来可能是更好的材质和设计,也可能与设备无关。”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索尼的随身听是最畅销的播放器,但在很多老玩家眼里并不是‘hifi’,因为索尼播放器内置了很多特殊的音效,可以让声音更加大气,满足普通人对音乐的需求。”经理说的特殊音效其实是计算音频技术的一种,通过特殊的算法来调整声音,使之更好。
随着处理器AI性能的发展,计算音频技术得到了革新。在一些音乐软件中,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个人定制音效的存在。如前所述,每个人喜欢不同的声音,索尼的特殊音效只能满足主流人群的喜好,无法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调整。
来源:QQ音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音乐软件开始使用AI计算,通过扫描用户的耳廓形状,结合用户的收听喜好,最终通过特殊的算法生成一套个性化的音效,让软件播放的音乐更符合用户的喜好。
当然算法也不是万能的,受限于设备的物理参数,用户在不同的耳机上还是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听感,所以个人认为HiFi厂商并不会因为计算音频技术的出现而消亡,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AI算法与设备结合打造的“AI HiFi”可能是适合大多数人的HiFi。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