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发范志红注册营养师原文内容】
最近“喝油”成了热搜词。
一个主播因为喝油+酒精死了。
有明星说喝油排毒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
有人说喝油可以减肥,有人说喝油可以降血脂血糖…
不用担心明星的话,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个拥有专业健康知识的群体,很有可能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为一些商业活动、产品、疗法做软广告。
主播不遗余力博取眼球也是我们公司空常有的事。
还有很多人宣传各种“保健油”和生酮相关营养素。他们为了利益动机,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喝酒吃油的好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它们对健康有益。
有些人说,原始人不吃谷物,吃的是低碳水餐。但考古研究表明,即便石器时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在40%左右。而且,那时候没有榨油的技术,所以油并不是远古人类的食物。在两三千年前,麻籽、大豆等油料种子,是直接吃掉的,所以那时的「五谷」中有「麻」和「菽」(大豆)。直到宋代以后,油在我国才成为常用的食品原料。
虽然近年来,学者们对“饮食中脂肪与能量的最佳比例是多少”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但最近不止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对肠道菌群有不良影响。
近日,权威科学杂志Gut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再次证明了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肠道内的有害菌群,减少有益菌群。
在这项随机控制的人类饮食干预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217名18-35岁的健康人。他们没有慢性病,也没有肥胖问题。这些志愿者按要求吃了半年的三种不同的饭菜。
然后,研究人员收集了他们的血液,并测量了与炎症反应相关的指标,如IL-1β、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以及PGE2、TXB2、白三烯和LTB4。收集它们的粪便,并对16S rRNA进行测序以分析菌群。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的食物和大部分饮料都是由研究人员提供的。
这三种饮食的热量水平完全一致,平均为2080~2100大卡,膳食纤维摄入也是一致的。然而,这三种营养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它们的营养能量供应比例如下:
类型I:脂肪供能比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6%,蛋白质供能比14%。类型II:脂肪供能比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6%,蛋白质供能比14%。类型III:脂肪供能比4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6%,蛋白质供能比14%。
可能非专业人士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好解释一下。所谓营养能量比,就是一天中获得的热量(卡路里、能量)有多少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I型,即所谓的脂肪能量比20%,碳水化合物比66%,是一种相当低脂肪的饮食,类似于改革开放前的穷日子里吃的。食物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物,烹饪很大比例是凉拌菜。上菜基本没有油花,肉少。坚果、花生、瓜子种类少,比如水煮鱼、炸丸子、手撕面包、蛋挞、油条、锅巴、薯片等…想都别想。
ⅱ型,脂肪与能量的比例为30%,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56%,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的饮食略清淡少油。这个脂肪能量比目标基本上被我的减肥食谱和其他营养食谱所采用。这个时候虽然有炒菜,但是油不要太多。坚果有,但数量要控制;鱼是有的,但是不能总用油煎。
III型,脂肪与能量的比例为40%,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46%,这是中国很多富裕家庭的日常。油炸方便面的脂肪供能比例约为40%~45%。炒菜用油多,经常外出就餐,经常吃炒菜,经常吃油饼油条,经常吃蛋糕饼干,都会增加脂肪供能比。
好了,言归正传。吃这三种饭,在味觉享受上自然是天壤之别。那么,身体的变化是什么呢?
研究人员发现,六个月后,三组的体重、腰围、血糖和血脂都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20%脂肪的低脂饮食组粪便菌群最为多样化。高脂肪饮食则降低了菌群的多样性。其次,菌群的数量比例发生了变化。
高脂饮食增加了拟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减少了粪便细菌的数量。
低脂饮食增加了痢疾杆菌和粪杆菌。
简单的解释就是高脂饮食增加的细菌多是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容易增加的品种;它减少的真菌大多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的真菌,产生丁酸等有益成分,减少肠道炎症反应。
第三个发现是40%脂肪饮食组受试者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大肠发酵产生的丁酸有利于控制血脂,而最近的研究刚刚发现它有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第四个发现是,在低脂饮食组中,粪便中甲酚和吲哚的含量相对较低,这些成分较少,说明远离各种慢性疾病。相反,高脂饮食组的粪便中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较多,这些成分越多代表炎症反应的风险越高。
血样分析表明,高脂饮食组血浆中许多促炎因子相对较高。
在40%脂肪组中,TXB2含量比20%低脂组显著要高,而C反应蛋白的含量比30%脂肪的中等脂肪饮食组都显著地高。反过来说,在20%脂肪的低脂饮食组,LTB4和PGE2含量比另外两组都低。
总之,高脂饮食会明显促进炎症反应。这意味着那些容易长痘和发炎的人应该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
事实上,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太令人惊讶。
其实中国人只要稍微回忆一下过去,就不得不承认,过去以食物为主,吃不了多少油的时候,人很瘦,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慢性病很少,肠癌也很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唯一跟得上收入水平的就是胖。与此同时,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有所增加。除了传染病和传染性疾病(与营养不良和卫生条件差有关)减少之外,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也有所增加。
在这项研究中,虽然三组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不同,但总热量和总膳食纤维摄入量是严格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多吃高脂肪食物,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热量和更少的膳食纤维,对防肥、防病、防肠癌更加不利!
总之,理性的朋友,不要被明星、主播、各种卖油的人忽悠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还是很靠谱的。
食用油可以用,但是一定要限量。做饭不能沾油,油炸的东西不能随便吃。牛排、肥羊片、五花肉等高脂肪肉类不是不能吃,只是偶尔可以吃,不能天天吃…
主要参考文献:
Yi Wan,,,Yuan,等。膳食脂肪对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物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控制喂养试验。Gut,2019-02-19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获取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健康饮食。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请营养科学交流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