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被投诉了。贴片机投诉我们很多芯片封装都是托盘,严重影响了T贴装的效率。
说实话,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能买到芯片就已经偷笑了,怎么还敢提其他要求?
但是从T的角度来看,元器件的封装方式确实对贴装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文章提到,没有深入接触过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今天阿坤就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聊一聊:
T元器件做什么样的封装(芯片\\连接器\\LED灯等)。)一般都有?T材料的封装方式有什么讲究?
1.编织和包装(首选)
在芯片规范中,Reel一般代表带编,俗称卷盘封装,是T中最常见的封装方式,因为T采用自动化设备,要达到自动贴片的目的,需要上机架,卷带是最常用的规范。
可以说补片90%以上的材料都是编织打包的,可以达到自动化生产的最佳程度。当然,很多商品只能编辫子打包。
总的来说,编织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2.托盘包装(第二选择)
对于一些IC芯片,尤其是QFP \\ TQFP \\ BGA(引脚数大于48时),由于尺寸的增加,这类芯片的封装形式一般是托盘,一般没有太多选择。为了确保IC引脚不变形,对于QFP TQFP来说,带状包装可能不合适,因此以托盘形式保护引脚可能是有益的。
对于一些小尺寸的TQFP芯片,有丝带编织和托盘封装。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倾向于缎带编织。
由于T中托盘封装的尺寸较大,所以一个封装的数量相对较少。拆开包装后,有必要检查每个托盘,以确保针脚变形。那么整个开箱、检查、放入等操作都是人工操作,会有很大几率对芯片引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掉落。
上图是放托盘材料的设备。一次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所以更换频率会相对多一些,其他的可能还可以。
对于大尺寸BGA,TQFP,QFP等设备,托盘基本上是默认的。小型BGA、TQFP和QFP器件是多频段的(小型器件也是首选)。
3.管道安装(除非别无选择)
管道包装是一个神奇的存在。T和芯片发展了这么多年,依赖于大量的管封装,甚至只有管封装选项。
像这种8引脚、16引脚、20引脚的SOP芯片,管封装和带状封装几乎并存(有些厂商的封装方式是以料号区分的,两者都有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不同厂家不一样。有些厂家管的多,有些少。说实话,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丝带不应该是主流吗?(我的分析可能是这涉及到写程序,然后管道的成本也低,但是好像没什么意义。如果你知道什么可以留言告诉我。)
目前管式封装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厂无法直接贴片。据了解,也有适合电子管的飞达,但贴上芯片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芯片是靠振动让出管外的,这个过程不稳定,大大影响效率,所以业界没有成本主流。
所以现在的做法是把芯片从试管里倒出来,重新装在托盘上,模拟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操作。
你一说这样,可能就知道这是出路了。成千上万的芯片从管道中倒出,放在托盘中。首先,不考虑订购托盘的成本,放置芯片的工作量非常大,也存在质量隐患。在此过程中,存在芯片引脚变形的风险和倒装的风险,等等。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就明白这种IC如果封装起来会有多大的影响了。
所以我们在放置料号时,要查看说明书中是否有编织料号,尽量选择编织包装。
4、散装材料(最好把这种材料扔掉)
大宗物料就不用说了,只能在PCB板上手工操作,无法批量操作,影响质量和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芯片内一般没有松散的物质,更有可能是其他元器件,比如功率LED灯\\ \\FPC座等元器件。供应商将产品装在包装袋中交付。
该产品仅适用于小作坊的小批量生产,或用于R&D和测试,不适用于正常的大批量生产。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贴片材料的包装选择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其中的区别。
从正常情况来说,最好是按照上面的顺序来选择装箱方式,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坤在这里补充一下:
例如,在发送T补丁之前,一些IC需要通过编程设备进行编程。这时候如果来料是编织带就不好处理了,因为一方面拆卸写程序不好操作,另一方面写完程序也无法编织带回来,只能放在管道里,这时候没有管道就很麻烦了。这时,针对这种需求,我们会刻意选择管材。
希望坤今天的分享能给你带来收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