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服装厂 制衣工厂

“王姐,今天家里没有人。我捡了娃娃就不回工厂了。”3月6日下午3点15分,王红琼在车间检查衣服制作。员工杨贺责备了她,于是他放下衣服,穿上外套,匆匆走出工厂。杨贺的孩子上幼儿园,每天三点半放学,需要提前离开去接孩子。

早下班对杨贺来说并不是什么特殊待遇。在王红琼的服装厂,只要照顾好孩子,就可以这么任性。“赚钱就是养宝宝。宝宝养不好,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王红琼说。

成都服装厂 制衣工厂2019 . 3 . 6四川金洲服饰有限公司,平时王红琼经常去车间检查生产进度。摄影记者张志

在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王红琼的服装厂就坐落在他的家乡。工厂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不一定要上下班。“娃娃上学就上班,娃娃放学就下班。”

工厂老板王红琼曾经外出打工,一对双胞胎儿子成了留守儿童。现在,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赚钱不是最终目的。我只是希望留守儿童少一些,父母多一些陪伴。”

某人的初衷

“妈妈,你不能出去工作吗?”

3月5日,成都市总工会制作的一部微纪录片火了。故事的主角是王红琼。她回老家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少做留守儿童。网友们被它感动了。

王红琼的服装厂位于金堂县一分钱镇。3月6日中午,她正忙着给儿子准备午饭:“不好意思,等一下,我给儿子煮碗面。”王红琼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因为都在部队,平日见面的机会不多。儿子特意留在家里陪她过48岁生日,明天就要走了。“现在很难给他们做饭。小时候特别羡慕同学的父母在家,能给他们做饭。\”

1988年,年仅17岁的王洪琼从竹篙镇来到广东东莞一家皮革厂打工,一待就是7年。这期间,他们结了婚,生了宝宝。夫妻俩带着一对双胞胎在异乡,孩子生活学习都很不方便。1995年,他们决定回到成都一家校服厂工作。很快,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户口问题不得不被送回老家,孩子的爷爷帮忙照顾。夫妻俩继续在成都打工挣钱。王红琼一直很担心她的孩子。她每隔一两个月就会请假去打架。那时候没有高速,她花了半天才到家。她必须当天回来,第二天离开。

尽管如此,孩子还是有些抱怨。触动王红琼内心的是,有一年五一放假。她回来了几天。三个母亲和孩子坐在一起吃晚饭。儿子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妈妈,我跟你商量个事,你就不要出去打工了,好吗?”儿子说经常看到一些同学的父母在当地做小生意,他们的父母每天回家都给他们做饭。他们很羡慕。

然后,儿子帮她设计她能做什么生意,卖苹果,卖糖,卖农药,什么都想好了。王红琼知道,孩子们看似天真的话语,透露出对父母陪伴的渴望。她说:“有机会我会回来做生意,陪你。”

企业家精神:

自由通勤时间

她把工厂变成了孩子们的家。

从那以后,她一直把孩子的话记在心里,直到2007年,她终于遇到了机会。

当时老家就开始鼓励大家回乡创业就业,并提供了一些税收减免、房租补贴、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同时,多年的国外工作经历,让王洪琼积累了一定的资源条件。王红琼是校服厂的副厂长。她经常需要在订单高峰期找兄弟工厂帮忙,而她恰好负责这项工作。当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开一个娃娃服装厂,既解决我孩子的留守问题,又解决我家乡其他孩子的留守问题?”

在王红琼看来,即使在老家挣得少,也可以把娃娃带在身边。成绩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挣钱带娃娃。我在外面赚再多的钱,孩子要是变坏了,我也买不回来。”王红琼说。

图为王红琼在裁床前忙碌。摄影记者张志

这些年来,王红琼也见过很多身边的例子:一起工作的朋友,家里有孩子,爷爷奶奶管不了,孩子在外面偷东西,还“进”过几次。看到儿子也上初中了,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引导。现在有了政策和资源,王红琼夫妇决定回乡创业,开一家服装厂。

工厂一开始主要承接一些代工,规模不大,招了十几个员工,几乎都是在家带孩子的家庭主妇。考虑到员工需要照顾孩子,王红琼并不严格限制上下班时间。“娃娃上学就上班,娃娃放学就收工。”有些员工的孩子上幼儿园,下午4点左右放学。员工请假去接孩子。如果他们能在家里安顿下来,他们会延迟一段时间再回来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安定下来,他们会直接去工作。

“上下班时间很自由。没有办法。我们走的特色路线是这样的。如果和那些外省或者成都的大厂一样,就体现不出在家办公的优势了。还不如出去。”王红琼说,大一点的孩子,上小学初中,一般放学后直接去工厂,找个空的书桌开始写作业,等妈妈下班,做不了就帮忙辅导。

危机:

“没有一天是满的”

利润低,负债高,差点倒闭。

家族式工厂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工厂开了12年,没有一个工人上过。今天你有事,明天我有事。”不限制上下班时间的工作模式,在创业初期给工厂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员工的收入。服装厂和其他流水线生产最大的区别就是计件工资。如果员工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少了,完成不了一定量的工作,就说明钱没了。一个月后,他们可能只赚几百元。工人挣不到钱,就不会继续在厂里干,外人问工资水平,就算听说只有几百块钱也不会来。工厂如何运营?王红琼急得体重从130斤降到了105斤。

工人的频繁流动会给工厂的运营带来问题。怎样才能稳定工人的心,既能让员工挣钱,又能让工厂生存下去?这对夫妇提出了有保证的工资。根据员工的月工资和出勤天数,以及全厂的平均工资,他们做了一些补贴,尽可能保证低薪员工的收入。另一方面,他们鼓励有能力的人做更多的工作,支持更多的工作。“他们挣得越多,我越高兴。”

王红琼向工人们演示了缝纫过程。摄影记者张志

创业前几年,经营非常辛苦。为了支持这个企业,慢慢做下去,王红琼和丈夫想了很多办法,吃了很多苦。

“创业难,留业更难。如果我2014年没有拿到校服资格,肯定会被关。”王红琼说,每年亏损,加上订单来源不规范,经营难度加大。高峰时,他借了200万。“那时候我不挣钱,只挣贷款和负债。”当时王红琼已经几乎放弃了。

现在:

活的少,付出的多。

留住家乡留守儿童家庭

好在在金堂县总工会、一分钱镇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她找到了新的出路。2014年,通过分步申请,王红琼获得了省教育厅学生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资格,这意味着她可以参与竞标竞争,获得更多订单。随后,来自巴中、攀枝花、绵阳等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工厂一年能生产几十万件校服,加上一些工作服,还有团服业务。终于,通过不断努力,2018年,创业11年的王红琼终于还清了所有贷款。

客源固定后,现在王红琼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工厂已经发展到70多名员工,90%都是三四十岁的家庭主妇。“在家上班时间短,挣得多。”很多老乡都知道厂里有这种待遇,原来出去打工的现在都回来了。工厂里百分之七八十的员工过去都在外面工作。

王红琼与员工交流。摄影记者张志

3月6日,在工厂门口,记者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上面写着招聘电脑车工,月薪可达三千至五千元。王红琼说,工厂的工资不比城市低,高的能拿到六七千,家庭开销更小,整体收入更高。

工厂步入正轨,王红琼准备扩大规模,为家乡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希望他们留在家乡,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当工厂规模扩大后,目前的工作模式还能继续吗?

王宏琼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厂,两个系统。整体管理和其他大厂一样。如果你愿意正常上班,可以全职,有加班费。如果有事耽搁了,可以灵活处理。她还记得在广东打工的时候,生病发高烧,眼睛看不清楚。她早上7点拿着请假条去上班,直到10点半才批准请假。

员工:

取娃娃的时候可以早点下班

“王姐,今天家里没有人。我捡了娃娃就不回工厂了。”下午3点15分,王红琼在车间检查衣服制作。员工杨贺责备了她,于是他放下衣服,穿上外套,匆匆走出工厂。杨贺的孩子上幼儿园,每天三点半放学,需要提前离开去接孩子。

38岁的张杏树在一家服装厂工作了五六年。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了娃娃!”。年轻时,张行书去广东打工挣钱。他的女儿年轻时由她母亲照顾。她和老公一两年才回一次家,过几天就回广东。渐渐的,女儿开始变得和他们很疏远。“老板对我们很陌生。连爸爸妈妈回来都不敢主动喊。”张杏树说,现在女儿18岁了,想出去打工,完全不跟家里人商量。她刚离开。长期在外地打工,让女儿与家人疏远,让她后悔不已。后来,张杏树生了二胎。她不想重蹈覆辙,决定回老家就业。“如果把老二留在家里,就跟老大一样了。

回到Penny,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王红琼的工厂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就来试一试。虽然之前做过包包,但在王红琼的指导下,她很快掌握了服装技术。张杏树觉得现在在这里工作比在广东工作自由多了,还能照顾孩子。在广东按时上班,经常加班到12点。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孩子幼儿园要接,就和王姐一起去。现在的孩子,四年级就大了。平时都是早上送完学校再来上班,下班时间不固定。有事就早,没事就晚。“虽然娃娃表现不好,但至少陪她的时间多了,关系也更近了。”。

政府:

企业的“人性化”工作模式

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空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留在家乡创业就业,既保证了收入,又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空老人等社会问题。”便士镇职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夏凤丽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上世纪90年代,全镇约80%的居民选择外出打工,主要集中在广东。2007年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后,政府也开始引导大家回乡创业就业。到2019年1月,彭尼镇返乡创业的小微企业从6家发展到49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自主创业的个体户从400多人增加到2000多人。

在谈到大家纷纷回乡发展的原因时,夏凤丽分析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他在外打拼后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二是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商机;三是有一定的资源和积累的在外打工的技术和渠道;第四,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照顾。

平日里,王红琼经常去车间检查生产进度。摄影记者张志

那么王红琼的工厂模式适合推广吗?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吗?

“我们镇大部分企业的工作时间都考虑了孩子学习的因素,符合当地情况。”夏凤丽说,目前竹篙镇的小微企业基本都是“人性化”的工作模式——方便照顾家人,上下班灵活。一般早上7: 30 -8点,下午5-6点下班,晚上一般不加班,同时把娃娃带回家。如果家里有急事,可以批准。

同时,政府也非常希望农民工回来。一方面,当地企业有发展需求,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回归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空老人等社会问题。

“他们长期在外地工作,照顾不了孩子。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教育会有一定影响。”夏凤丽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便士镇政府组织当地25家企业和园区举办了7场招聘会,提供了2000个就业岗位。“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就不想去省外了。”

红星新闻记者张摄影记者张志

编辑陈燕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