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电影院是电影放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大型会议和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杨茂生/供图)
即使在图像最大化变得越来越流行的时候。
当你听到泉州人口
“去大屏幕看电影”
这里有且只有一点。
那是泉州剧院,位于泉州西街20号。
“宽屏”的别称
不仅反映了
泉州剧场是泉州电影史上最大的特色
也包含了几代泉州人。
对泉州剧院的深厚感情
《君子巷》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明代君子巷李宅留下的两块红砖,见证了泉州一位先生的故事。(泉州市档案馆/供图)
泉州剧院属于泉州古城西角清平浦五景。临街有詹、石、傅三家祠堂和祠堂,祠堂后有一条“君子巷”。现在祠堂,寺庙,小巷都不存在了,留下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2007年,在西街一栋正在拆除的老建筑里发现了一块牌匾。二楼的墙上藏着“杨曰”的匾额,题字是“打隗”。背景浮雕做工精细,云、鱼、龙、水等景物栩栩如生。据泉州剧院的杨茂生说,这应该是当年寺庙吴仙宫的牌匾。
据福建通志记载,伊桑(1468-?),生于明代成化四年,生于泉州府晋江县。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进士。起初,他在广东担任粮富监查官,清正廉明,为官一任。有人送了100多两黄金,伊桑什么也没拿,对方怒气冲冲地回了。有人怕他严,办酒席。他只是举起杯子,碰了碰嘴唇,但并没有喝。宦官刘瑾当政时,派他去辽东运商店,故意缩短任期,为的是一探究竟,不料伊桑日夜在雪地里走了200里,按时完成,避免了被陷害。在这样的官场氛围下,伊桑心灰意冷,辞职回泉州孝顺父母。
据《泉州古城名街名宅》记载,伊桑的言行令泉州知府王仁君佩服不已。王仁君特意捐款在伊桑建了一座被火烧过的房子,并感叹道:“身为知府,让君子无容身之地,我感到羞耻!”
当年修建李宅的地点,与石宅相邻。建成后,王仁君特意烧了红砖,上面写着“李宅墙”“与石宅无关”等字样,以免日后发生纠纷,所以两宅之间的巷子就叫“君子巷”。
目前泉州市档案馆还保存着两块墙砖,一块写着“李宅墙”,另一块写着“与(或与)历史宅无关”。据墙砖捐赠者王女士介绍,它在西街旧房拆迁的废墟中“幸存”下来,成为一个历史故事的遗存。
献给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礼物
1959年10月1日,阳光明媚,彩旗飘扬。泉州电影院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气氛中开幕。(泉州剧院/供图)
1959年10月1日,泉州战区国旗飘扬。每边都竖起了十多面彩旗。二楼挂着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横幅横幅,入口处挂着四盏崭新的宫灯。夜晚灯火辉煌,映着开元寺东、西塔的灯火,广场上的观众络绎不绝,蔚为壮观。(泉州剧院/供图)
1959年10月1日,参与全州电影院建设的林崇智、赖辽水、李赞兴、李世英(从左至右)在竣工的大楼下合影。(泉州剧院/供图)
1959年10月1日,泉州电影院开幕之夜,晋江地区的越剧团登台,进行了精彩的演出。(泉州剧院/供图)
据参与泉州电影院基建的李赞兴在《泉州电影院基建回忆》中回忆,1957年春,根据锦江区署和泉州市委的指示,想在泉州建一座2000座的电影院,可用于大型会议、大型集会和慰问演出,平时放映电影和戏剧。时任泉州人民电影院经理林崇智主持筹备工作。他专程去广州参观了中国著名的宽银幕影院新华影院,带回了所有的建筑图纸开始筹备工作。
泉州剧院修建前,这里曾是一个西菜市场,一个女教师连着一个幼童,一条邮政巷的中段,东西两侧有一些房子,沿街有10多家店面。
现居香港的92岁电影界资深人士赖辽水先生,至今仍津津乐道于侃侃的影院建设细节,其中不乏珍品:虽然很多建筑元素参考了广州的新华影院,如一楼大堂、二楼食堂、三楼宴会厅等,但泉州影院仍有很多大胆创新的设计。省第五建筑设计所的周立生在最重要的建筑立面上。采用了左右落地玻璃窗,中间大面积玻璃窗的设计,这是一种来自西方的建筑理念。当时就是一个打破条条框框的概念,让泉州电影院看起来更加新颖美观。
整个工程从1957年9月下旬破土动工,到1959年9月底结束,历时两年。作为泉州市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基建项目之一,被市委命名为泉州剧院。
泉州剧院外立面的颜色是时任泉州市长的王金生决定的,刷成粉红色。泉州剧院的“广汉式”五个大字出自泉州书法家黄光汉,每层楼的灯座图案都是按照苏联图案制作的。
泉州电影院的建成成为全省第一座宽银幕立体电影院,代表了当时福建省电影院的最高水平。
正在建设中的泉州剧院大楼,用大口径杉木做屋架,被送到安溪永春等地切割。(泉州剧院/供图)
泉州剧院建设前,这里曾是西菜市场、女教师附小等区域。图为1959年即将竣工的工地。
从剧院楼上看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泉州古城。(泉州剧院/供图)
剧院的入口大厅两边有售票处和办公室。(泉州剧院/供图)
泉州剧院建成后引进的电影放映机,配有六声道磁再现立体声系统。(泉州剧院/供图)
泉州电影院曾更名为“泉州电影院”,这五个大字是泉州书法家吕文君题写的。(泉州剧院/供图)
在剧院前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泉州剧院/供图)
市民骑自行车来看电影。(泉州剧院/供图)
孩子们在剧院前拍照。(李百佳/供图)
剧院广场也是市民拍照的好地方。(徐向荣/供图)
20世纪60年代,《白毛女》正在泉州电影院上映。(泉州剧院/供图)
很多泉州人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泉州电影院的一场大火。1986年9月30日凌晨,大楼建成27年后,一场大火将剧院的观众厅化为废墟,令无数观众悲痛欲绝。剧院改建时,迁至中山公园北面的市体委训练馆。1989年10月1日,经过重建和改造后重新开放。
泉州人那些难忘的观影故事
当年泉州剧院用的排座。
据泉州电影院办公室主任许淑清介绍,1959年泉州电影院建成后,立即投入放映准备工作,并派员赴京沪等地购置放映设备,均为当时国内一流设备。先在泉州做木箱,运到上海包装,然后用敞篷火车运到福州,再用汽车运回泉州,特别是上海电影机械厂专门做的宽银幕布(长18.5米,高8.5米)。
给泉州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宽银幕,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宽银幕。(泉州剧院/供图)
在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看电影是市民非常重要的娱乐方式。《少林寺》风靡全国的时候,观众热情高涨,一票难求。泉州剧院甚至放映到凌晨4点。
许淑清说,电影结束时,2000人出来,2000人进去。和卖小吃的摊贩以及周围围观的人群一起,出现在了不算宽的西街。简单计算一下就能想象出当时西街的热闹景象。
当时泉州最好的三家电影院集中在中山路和西街,分别是中山南路的侨光电影院、中山中路金隅巷的人民电影院和西街的泉州电影院。这三家电影院属于当年的“首轮影院”,在三家电影院结束后由下一级影院播放,所以很多周边地区的观众专程前来观看首映。此外,由于电影只有一份拷贝,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电影跑者”诞生了。三家电影院上映时间错开,跑片人用自行车载着拷贝去下一家电影院。如果他赶不上,他就必须在屏幕上放一张幻灯片。在夏天只有吊扇纳凉的电影院,观众们也耐心等待影片,可见泉州人对电影的热爱。因为拷贝非常珍贵,如果在回放过程中某一帧出现问题,各影院需要记录下来,明确责任。
到了晚上,泉州剧院周边还有一个美食集散地,附近泉州酒店的大排档会等到最后一场电影结束,很多观众都会来吃宵夜再回家。还有很多“批担子”,卖萝卜糕、蜜饯等好吃的,成了很多人童年的味道。
1971年,墨西哥电影《叶塞尼加》上映。我们可以看到泉州剧院外立面上有巨幅手绘海报,上面有手绘的电影人物和片名。(泉州剧院/供图)
据杨茂生介绍,泉州电影院林西街上有一面墙,上面的玻璃窗里有最新电影的介绍,橱窗里还刊登着泉州影迷的影评文章。最新电影的大幅海报会在电影院大楼外立面二楼到三楼之间更新。这张海报是木头做的,用帆布拉伸。
每当有新电影上映,艺术家们就在热门电影等杂志上找一张电影剧照,用胶水混合水粉颜料,根据剧照完成手绘。一般海报也会写有鲜明的艺人角色。到了该换的时候,用清水把海报布洗干净再重新画,这样很经济,因为海报画的工作比较专业,几家大的电影院都有自己的专门画师。
泉州电影院以前是西街的宣传栏。(泉州剧院/供图)
1977年,泉州电影院员工游览清源山。坐在后排的第二个戴眼镜的人是刘,前检票员。(泉州剧院/供图)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电影票。(泉州影剧院/供图)从60年代到现在的电影票。(泉州剧院/供图)
\”算起来,我们还欠泉州剧院很多票.\”很多泉州人回忆起六七十年代的观影经历都会会心一笑。那时候很多青少年想去看电影,又没有零花钱,只好开动脑筋。首先,他们爬过了墙。后来影院把墙加高,在墙上插碎玻璃,他们就在电影票上做文章。先在售票处等着,辨别电影票的颜色,用平时捡到的两张票根做个拼贴,用大拇指压着糊,拿一张过期的票根代替,胆大包天,想办法在人多的时候过关。
当时,从人民电影院调来的出纳刘,负责全州电影院的检票工作。每个人都叫他“胡奎”。胡奎很受欢迎,他的视力和记忆力更好。如果观众太拥挤,难免会有青少年趁机溜进来。万一他喊一声“放开手指”,看到手指的假票要露出来了,少年们就会赶紧跑开。
1963年泉州电影院贺岁片。(泉州剧院/供图)
泉州剧院大事记
1959年10月1日,基础设施建成。
1983年投资60多万元对观众厅进行改造,由原木屋架改为钢屋架。
1985年投资29万元安装空调度系统。
1986年3月15日,泉州市(锦江区改市)接管剧院。
1986年9月30日,电影院观众厅起火,被烧毁。
1988年秋,电影院观众厅重建。
1989年10月1日,电影院重新开放放映电影。
2002年6月13日,剧院对门面进行了装修,再次对舞台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并于2002年中秋节完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