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天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关注点之一。每天出门,都要防止今天下雨不下雨。你需要带雨伞吗?为了避免下雨带来的麻烦。墨迹天气是一款以客户端应用的形式,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天气信息的APP。这篇文章是关于它的产品分析报告。
社会化生产越来越精细,市场细分到极致。在这场饕餮盛宴中,我们能抓住什么??当别人都在精细化运营,划分市场,划分用户,精致瘦身的时候,墨迹天气却在不断增加模块,变得臃肿。墨流的实现不是‘用完’,而只是‘流’为‘流’。转型成功与否,取决于你为用户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信任带来收益,精准和专一促进信任;墨迹天气缺的不是渠道和方向,而是深耕。人注定不幸,天有不测风云。
关注天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关注点之一。边肖从一个不关心天气的小白,成长为一个早晚按时关注天气,备好雨伞,暖好御寒衣物的气象专家。这是一个痛苦的认识过程。
每当看到大雨中有人,边肖看着伞旁湍急的水流,总是忍不住想起年轻时的狼狈。我不禁感到尴尬。我真想说:赶紧下载个墨迹天气。
作为一款天气应用,墨迹天气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墨迹天气在用户心目中的真正价值。
一、市场概况
墨迹天气是一个网络细分领域,以客户端应用的形式,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天气信息。自2010年成立以来,累计安装用户已达5.56亿。
易观统计:截至2018年底,墨迹天气在全应用网排名第31位,在实用工具一级领域排名第二,在天气应用二级领域排名第一,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天气独角兽。
根据抽样数据:
2017年8月、9月、10月墨迹天气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其中9月11262.65万,接近淘宝的1/4,遥遥领先其他同类应用。
在品牌认知度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墨迹天气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墨迹天气占据市场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行业独角兽,我们来看看他的营收。2018年初,根据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证监会提交的创业板招股说明书:
墨迹天气2017年净利润为4729.32万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墨迹天气的主要营收来自广告收入,占比超过90%,营收单一,说明墨迹天气的产出内容匮乏。
近年来,附着在移动设备等应用上的天气预报模块比例越来越高,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墨迹天气的流量正在被蚕食。此外,超过90%的用户只安装了一款天气应用,这说明市面上的天气预报应用准确率接近,一款应用就能满足用户需求。
墨迹天气虽然因为进入较早,占用了巨大的流量,但在核心功能上与其他同类应用没有明显区别,可替代性强,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和品牌效应。在这个市场细化的关键时刻,最终谁会胜出还是个未知数。
二、用户分析1。用户画像
墨迹天气的用户以中年及以上人群为主,高达90%,其中30-50岁人群约占75%,50岁及以上人群约占15%,男女比例为3:2,可见男性占主导地位,中年人对天气的需求更多。
从地域分布来看,50%以上来自华东、华中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多、流动性大的省区,其中山东、河南、江苏三省最多。
分析原因:
30岁以后,大部分人已经成家立业,生活稳定,逐渐以家庭和工作为重心。他们开始计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关注任何可能影响他们计划的事件,如天气。其中,中年男性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开始注重规避风险和规划生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俗话说,多关心,就会多关注。
边肖是一名28岁的男子,即将参加3年的竞选。他以前从不关注天气,现在他不得不关注了。没办法,和女朋友一起旅行,注意天气;父母老了,要关注他们那里的天气;出门工作前要注意,否则很可能是落汤鸡;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有了孩子,更加需要关注天气,尤其是孩子上学的时候…
啊…的心,想想,爸妈长这么大不容易啊!!!!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对天气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可以看出墨迹天气的用户画像是:男性为主,年龄30到50岁,人口多,流动面积大,追求规划生活,生活品质。
2.用户使用路径
什么情况下你会想知道天气,打开APP?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进入APP有以下几种场景:
早晚:确定天气,第二天着装,雨具,出行方式;外出:查看特定地点未来特定时间段的天气,随时关注;异常天气的关注:对自己的影响(担心亲朋好友,或者自己做好预防准备),或者好奇关注国家大事;
分享好天气好心情。
由此,我们可以提取用户需求:
需要查询当地未来一天或几天的天气情况;需要查询异地天气,并有渠道获得当地的实时情况;需要能够了解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情况;需要一个能够记录,并分享好天气好心情的平台。
附:用户集中在30岁以上。这群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时间是碎片化的,没有整体的时间去关注外界。但这类人更渴望与外界交流,了解来自外界的信息。所以有价值的信息也是用户的需求。
第三,功能分析
墨迹天气板块很多,核心是四个板块,分别是:天气、时间、商场、我。
墨迹天气首先是一款天气应用,用户进入应用的核心目的是获取今天或者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只有满足了这个核心需求,才能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社交和电商盈利的可能性。所以墨迹天气的核心功能就是天气功能。
1.天气部分
作为一款天气工具应用,相信所有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报功能。
让我们将墨迹天气与类似应用程序的其他天气预报进行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月活较高的墨迹天气,还是月活较低的7日天气预报,7天内的天气预测情况大体一致,这说明:天气预测方面,墨迹天气并不占优,也意味着:天气是刚需,墨迹天气并不是刚需,很容易丢失用户。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月活跃度高的墨迹天气,还是月活跃度低的7天天气预报,7天内的天气预报基本一致,说明墨迹天气在天气预报中并不占优势,也说明天气是刚需,墨迹天气不是刚需,很容易流失用户。
此外,在特定的天气时间,同样的应用不同日期的预报结果也是不同的,这表明:
天气预报还需要继续改进;用户需要时时关注天气,使用应用的机会多;不同应用的天气预测差异性小。
作为应用,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来看看墨迹天气在天气功能页面的排版。
墨迹天气天气功能页面整体为蓝色,背景是一个湖泊,湖中有一座古亭,远处是朦胧的群山。画面美轮美奂,呈现东方古韵。
页面底部是当天和第二天的天气。右下角是穿衣助手和实时语音播报。左上角是当天的天气,右上角是三个功能入口。总体来说,天气功能页面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一目了然的看到当天的天气情况。
三个功能入口:
第一个是类的广告;第二个点进去是空气质量情况,下拉则出现一个高德的地图;第三个是短时天气情况,下面配有一张高德地图的动态云图。小编是看不太懂,平时也很少会进来看,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小伙伴需要的信息。
穿衣助手会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更换衣服,但边肖认为不实用,内容为空。当我想了解更多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信息。另外,穿衣助手经常加载广告,降低了用户体验。
在天气功能页面,用户可以获取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天气信息、空气情况、穿衣建议、广告内容。
可以看出,天气功能页面的输出内容很少,有价值的信息很少。广告插入和广告入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体验,间接降低了应用的专业性和特异性。
一个应用要想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间并盈利,边肖认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只有赢得用户的信任,应用的推荐和产品才有公信力和吸引力,才能盈利。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早晚要死。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呢?
边肖在开篇就指出,一个工具应用的专业性、特异性和精细化是提高用户信任度的关键。
如果我是首相:
增加内容输出,丰富预测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以图文形势推送天气元素:气压情况、云层运动,空气湿度等,估算可能对天气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时间长短;建立‘天气+’的内容输出模式,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建立天气类新闻版块,时时报导各地气候情况,加大对极端天气和气象奇景的信息输出。增强核心功能,降低可替代性,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和品牌效应,例如:统计各地区污染企业排放情况、车辆信息、建立模型、对未来空气情况作出预测(例如预测东北地区冬季的雾霾情况),做一个民间的天气监督和报导机构。
2.时间和场景的社会部分
时间场景功能是一个专注于图片社交的板块,在墨迹天气官网中是这样定义的:墨迹天气构建时间场景社区,为用户提供一个分享气象信息的实时互动平台。
换句话说,场景社区是一个以天气为主题,以图片为载体的分享社交平台。它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实时气象信息,然后从中衍生出交流互动。
墨迹天气时间场景板块分为十个部分:我们身边的瞬间、时间场景动态、时间场景话题、时间场景活动、明信片、热图推荐、排行榜榜单、云图、航拍区、积分商城。另外还有九个板块:推荐、天空空、风景、航拍、建筑、任务、植物、萌宠、其他。
下拉列表包括我们身边的瞬间、热门城市、城市排名、官方认证列表、官方推荐列表、摄影知识、世界瞬间六大板块。
景区共有15个板块,有点混乱,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检索有效信息,内容重复。
图片互动: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评论。
场景社区以图片社交为主,随机抽取30组用户进行统计。统计规则如下:建户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图片数量100张以上,10组为“身边此刻”,20组为“时间场景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
用户男女比例接近3:2,和用户画像一致,女性集中在30到40岁,男性集中在50岁左右,且占总人数的30%;发图数量,30左右女性和50岁上下男性用户发图量最大,平均超过500张,是时景社区的主要‘产粮’群体,并且在男性中,年龄越大发图量越大;发图频率,以月为单位,交流互动较少;女性发图地址多集中在一地或附近,男性多以旅拍为主;高质量发图人数不足10%,图片数量不足5%;高质量图片交互次数明显较高,活跃人群中经常出现50岁人群的身影。
从中可以得出,时景社区缺乏高质量图片,交流互动少,主要用户群体为50岁左右男性和30至40岁女性,男性用户年龄更加集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石井社区缺乏高质量的图片,交流互动少。主要用户群体为50岁左右的男性和30岁至40岁的女性,男性用户年龄较为集中。
原因分析:大部分30岁的女性已经生了孩子,成为宝妈,孩子2-5岁。如果是全职太太,会有更多时间关注生活,分享生活;而50岁左右的男性用户已经摆脱了家庭生活的压力。这些人既有时间又有积蓄,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喜欢旅游。
场景社区个人体验:交互功能单调,交流少,画质低,用户粘度低,交互频率低。
作为依附于墨迹天气的社交版块,拥有百万流量,为什么用户粘度和传播频率如此之低?
从石井社区的街区模式可以看出,石井社区关注的重点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缺乏对主流用户群体需求的深耕和分析。
如果我是首相:
精准定位用户群日,提供针对性方案,以点破面,例如:50岁左右人群的旅行需求;增加交互方式,使墨友之间更加方便交流,例如:增加私信、问询和同城墨友聚会,异地碰面功能;精简社区模块,改为下拉式,增强搜索功能,例如,将天空,风景航拍等功能选项整合进搜索功能;整理图片资源,形成优质素材库,增加用户使用粘度;分析用户需求,增加优质图片来源,例如:与自由行爱好者、专业摄影合作,增加高质量作品;开通一图一故事版块,单调的图是死的,故事才是活的,缺少故事的图片是失去灵魂的躯壳,人们更喜欢关注图片所带来的故事和联想;增加输出内容,优质的有用的视频,图片等信息:可以参考微信中的腾讯新闻运营。
3.商场部分
此部分已删除,2018 . 5 . 26因为截图不小心删了,不能配图了,还是说说吧。
墨迹天气商城页面也有和时间场景版块一样的问题:分区太多,眼花缭乱。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缩小版的淘宝和JD.COM。他们卖很多东西,比如汽车配件和渔具。这些商品与天气关联不大,可信度甚至不如淘宝JD.COM。
根据墨迹天气在证监会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墨迹天气95%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商城的收入可以说微乎其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墨迹天气决定下架。
墨水商城好像是一个独立的板块,对天气等功能没有影响。事实上,一个凌乱的信息输出终端,尤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城端口,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也无形中降低了应用的专业性,从而降低了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
而一个产品定位精准的优秀商城,不仅可以盈利,还可以反过来增加应用的专业性,从而提高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
所以需要对墨迹天气商城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如果我是首相
恢复商城;精细化运营,以点破面:初期,仅上架天气衍生商品,并提供性价比测试结果参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墨迹精选,例如:高质量的雨具、性价比高的空气净化器等。
4.我的部门
我的版块主要包括会员中心、墨迹资讯、皮肤店、个人助理、后台店、生活、娱乐、休闲、本地服务。
一小部分涵盖了一切,比如资讯、皮肤、生活、娱乐、小说、明信片、二手车等。,几乎涉及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个部分犯了与时代社区和商场相同的错误。表面上看起来是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对用户来说并不方便。不仅让应用看起来臃肿,还降低了墨迹天气应用的用户体验和专业性。
一个优秀的应用绝不会把问题复杂化,而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试想一下,当你打开墨迹天气的各个版块,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内容”肯定太多了,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每一个板块,然后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21世纪最难的是什么?
“选择”是最难的。因为能满足用户相同需求的东西太多了,他们需要选择最好最适合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无处不在,选择时刻都在。用户已经疲惫不堪了,怎么还有耐心和时间去慢慢了解一个应用的方方面面?能满足他们的东西太多了。如果第一感觉不好,他们会立刻转向更定制的产品。
一个应用,用户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信息,说明已经偏离了渠道。
如果我是首相:
简化版块,只保留核心功能:设置、皮肤等必要功能;优化天气预报闹铃功能,使其更加的实用化,功能多样化,融入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开发小程序:墨迹移动端PC端桌面,早晚时播报天气。
第四,最后
我用墨迹天气已经三年了。时不时关注天气真的让边肖淋雨了,冰雹的数量减少了,我也养成了每天关注天气的好习惯。近几年,很明显墨迹天气的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甚至精确到某一天的某一时刻。
但不可否认的是,墨迹天气与同行的差距并没有拉大很多,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相差不大。而且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都有自己的天气预报软件,甚至一些其他应用也有天气预报功能(比如UC等。),进一步挤压了墨迹天气的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墨迹天气不寻求突破,生存空会越来越小。
墨迹天气流量巨大,一直想像腾讯、阿里一样打造流量池,但收效甚微。
其实,在边肖的分析中,无非就是一件事:我想做好每一件事,但到头来我什么都没做完美。道家有句话:道生一,命生二,命生三,命生万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面面俱到,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提高了生产力,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互联网资源的精细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精细专一不仅是对互联网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用户的情感满足。
边肖认为,如果你想成功地实现转型,你应该探索它的专业性和特异性。
专业:优化天气功能,形成‘天气+’的有价值的,专业的内容输出模式;专一:深耕产品,体现产品的专业性,做最有价值的‘天气+’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增强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
本文由@zp66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