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家世世代代都是史官,先祖是周朝的太史,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当过太史令。司马迁耳濡目染,很喜欢历史,没事就看历史书。
十岁的司马迁跟着老爹到长安(今西安),向孔安国(孔子的十世孙)学习儒家古文经学《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儒家今文经学《春秋》。这可都是名师授业,司马迁的水平,一般人都比不了。
按照家里传统,司马迁二十岁开始周游全国,到中原考察,去各地的名山大川“逛吃逛吃”,搜集了好多风俗传说。这也是后来他写《史记》的信息基础之一。
司马迁三十五岁时,老爹病逝,临终嘱托司马迁:孩子啊,我死了你肯定会继承位置当上太史令,千万不要忘了咱们家传的职业就是写史,不能让历史记载中断,后半段历史全靠你了!司马迁泪千行,在老父亲面前发誓一定要完成他的遗愿。
当太史令是个很舒服的工作,司马迁顺便蹭了“皇家宫廷图书馆”,把汉朝藏书看了个遍。
孔安国和董仲舒对司马迁影响特别大,比如司马迁《史记》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崇尚国家“大一统”的主张,都来自这两位。
《史记》刚写了五年,就赶上汉朝和匈奴大战,李陵(李广的孙子)兵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说了两句好话,惹恼了汉武帝,被投入监狱判了死罪。司马迁想写《史记》不想死,选择接受宫刑。
司马迁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了双重折磨。他写到公元前91年,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终于差不多完成了,全书共有130篇,50多万字。
公元前93年,司马迁的朋友任安被判了死刑,想让司马迁替他求情。但是司马迁看明白了,一旦求情俩人都得死,于是回了一封信《报任安书》,留下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心思想就是,不是我不想救你,是救了我也跟着玩完,所以让我活着继续写作文吧,别怪我见死不救!
司马迁希望自己的史书尽量公平公正,比如在称赞汉武帝的同时,也黑了他一把,说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并因为这句话,得罪了皇上。
结果被黑的汉武帝气得七窍生烟,一把火烧了《史记》的手稿。万幸的是,司马迁的女儿还藏有《史记》抄本。
后来,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看到了《史记》,觉得这书写得太牛了,完全是有资格封神的奇书!
再后来,杨恽做了大官,就把这本书献给了汉宣帝,一下子轰动天下。司马迁死了这么多年,终于名垂青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