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家外企的高管抛出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
五年之内,让中国空调品牌从大陆消失!
当时中国空调度产能不到600万台,而国外公司产量已经达到850万台,整个空调度行业都是外资主导。当时学者王庆出版了“空大战启示录”,里面提到1996年是生死之年。
然而,随着格力“冷王”分割器的问世,空调整行业“外强中弱”的格局也开始逆转。
然而时隔26年,董明珠在格力临时股东大会上痛心疾首地说:
不创新,格力就完了!
当时格力的市值已经从4203亿的历史高点跌破2000亿,彻底蒸发了一大半。二级市场也传出了“格力已死”的呼声。
事实上,格力“从盛到衰”的背后,是家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是不同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碰撞;也暗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堵住了自主品牌面前的壁垒和枷锁。
1、三分天下的“死局”
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空调整行业的爆发。当时海南房价飙升导致了中国第一波房地产热,也刺激了家电需求的扩大。
当时国产品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一是位于广东佛山的华宝,700家经销商,以及何享健在“周日工程师”模式下悄悄摸索出来的美的、珠海格力,撑起了国产品牌的第一极。
其次是江苏泰州的春兰,以1.2亿产能成为第二极。
最后,孤坐北方的海尔,依靠冰箱打下的基础,成为了世界屋脊。
广东、江苏、山东创造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只有国产品牌的“天下”,因为当时的大头还在外资手里。
90年代初,前20 空调整行业中,日本7家,美国4家,韩国2家,13家外资产量850万台,是国内市场容量的1.3倍。
当时春兰以150万台的产量跻身“世界七大空曲调”之列,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春兰以低价为主,技术、压缩机、产品质量都不如外资。
1996年以前,依靠技术壁垒,外资不断增强进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空。国产品牌三分天下的格局不断被挤压,一度走到了生死边缘,但也唤醒了企业对技术和研发的重视。
2、突破
1993年,华宝被地方政府卖给香港的外商,试图通过换管理层实现低成本高沉淀的技术创新。结果造成管理混乱,最后被科龙这种小厂收购。
第二年,春兰在创新上也误判了。连续多年销量第一的光环让陶建兴太孤独了。他给空贴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转而造两个轮子的摩托车。当他不满意时,他进了一辆四轮重型卡车。
相比之下,以海尔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就很明智了。
张瑞敏很清楚,技术赶超必须有深厚的积累和高投入,但海尔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基础。他走了另一条捷径,将“以质取胜”的方法注入到冰箱制造中。
而何享健则以“一杯酒解甲归田”的方式给美的全面换血,8000名大专学历员工达到1600人。同时开始自主研发,踏上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格力,却在董明珠上任后全力以赴进行技术突破,并在1997年依靠“冷晶王”分流器的降噪技术获得销量第一。当时有报纸评论《冷晶王》: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让中国空调不能再落后于别人。
同年,美的空出口跃居第一,海尔实现品质全球第一。
有趣的是:
为了证明海尔存在质量缺陷,美国质量服务科学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意见,结果竟然是0。
1997年,格力、美的、海尔取代华宝、春兰,成为国产品牌的门面。
另一方面,外资,技术优势逐渐消磨,品质被海尔超越,资金被外汇制约。从1997年开始,生存空间空不断被挤压。
当时为了夺回市场,还出现了惠而浦、松下、三星、西门子集体指责中国企业恶意竞争的笑话。
到了2001年,内地已经很少见到外资,但真正的行业洗牌才刚刚开始。
3、寡头时代
千年之后,11号文件“土地拍卖”带来的红利,已经让家电行业成为资本角逐的场所。短短一年时间,厂商数量猛增至400家,产量突破3500万台。
2001年2月14日,春兰将空的曲调与情人节挂钩,降价500-1000元,引发新世纪第一次价格战。即使销量只有94年的三分之一,春兰仍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压缩机和电机的企业,其成本优势为发动价格战提供了基础。
两天后,科龙在新品发布会上提出“唯物论”,300元全面跟进产品降价。紧接着,后起之秀奥克斯也抛出了调整制造成本白皮书,各类产品直接降价20%。
起初格力、美的、海尔对价格战不屑一顾。但随着行业全面降价的开启,三巨头只能被迫跟进。最差的时候,他们的降价幅度一度达到40%,经销商的价格比他们拿货的时候还低。
到2005年空调音厂家从400家锐减到30家,海尔也在格力卖场的冲击下落入第一梯队,春兰、科龙成为历史上的弄潮儿。
然而三年后,随着4万亿基建计划和家电下乡的兴起,逐渐冷却的价格战再次升温。
2008年后,格力大力深耕空调整领域,借家电下乡的东风搞渠道下沉;另一方面,美的多元化布局,开始了渠道的减法。
山东海尔则以空基调为主,更注重白色家电的整体布局,而奥克斯在大老板之后只能吃灰。
这场价格战持续了6年。
到2014年,格力凭借23000家专卖店的渠道优势与消费者对接,利用“淡季返利”抹平季节对空生产的影响,以超过美的10%的毛利率跃居行业首位,这也成为市场普遍看好格力的主要原因。
美的通过取消“二级代理”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还率先设立线上渠道,进一步巩固了“双寡头”的格局。
至此空调音行业成为格力和美的中间门。
4、“海尔级”的差距
2015年,房地产、家电补贴全部消退,空调整行业也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在增量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季节周期,一个是原材料价格。但随着库存时代的到来,季节性周期逐渐被售后服务取代,剩下的只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同年,美的经过反思推出“T+3模式”,绕过省级代理商,将制造与原材料的“后周期”关系变成“同周期”,有效避免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影响的滞后性。
“T+3模式”实施的前三年,美容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2018年空调整的原材料铜、铝价格波动较大。美的采取高成本、少生产、低成本的策略,一年比格力多生产了705台低价空调谐器。
另一方面,格力在2015年后依然维持“淡季返利”的产销模式,并没有利用2018年的原材料波动。反而积累了很多高成本的库存。
2019年初,美的凭借成本优势掀起价格战。
仅仅过了一年,格力的净利率从15%降到了8%,海尔和奥克斯都出现了亏损,而美的则保持在10%不变。
但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为了降低成本,全行业都在降低产品中的铜含量。格力维持全铜制造的决定进一步摊薄了利润。
所以2021年中报公布后,美的营收规模几乎是格力的两倍,市值是一个海尔(2036亿)。曾经的空老大被美的的成功拉了下来。
5、尾声
关于空调整行业的新一轮竞争,有人说格力在股权结构上输了;有人把责任归咎于“董大姐”的固执;还有人说格力不务正业,走了春兰的老路。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2020年4月就已经很清楚了。格力发布一季报后,净利润同比下降70%。有投资人问“董姐”要不要试试直播。
董明珠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上线,60万线下员工将失业。
虽然这个问题后来被“线下引流”解决了,但也暴露了格力的根本问题——制度缺陷。
“淡季返利”是在增量阶段形成的。在内部环境和经济稳定的时期,与线下门店合作,可以帮助格力快速扩张。然而,在库存阶段和疫情爆发后,“淡季返利”失去了优势,如今的4万家门店也成为格力全面发展线上渠道的阻力。
另一方面,美的的“T+3”模式,因为实现了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同周期”,可以在疫情和大宗商品上涨期间灵活配置,线下渠道的精简为线上扩张扫清了障碍。
格力擅长平稳期扩张,美的擅长弹性,这才是今天格局的根本。
在2022年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格力的处境。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褪去骄傲与固执,从无到有审视“海尔班”的差距,如何褪去旧枷锁,努力融入时代步伐,才是格力创新的核心要素。
同时,值得玩味的是,面对同行降低铜含量的“降维打击”,格力依然保持着全铜制造的坚持。不就是百年品牌的注脚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